岩石下的水晶——试论文学批评视野中的弗吉尼(2)
2013-06-28 01:04
导读:其次,男性因素的重申,则意味着双性同体理论是伍尔夫站在不只是片面关注女性自身,而是全面关注男女两性的更高点上提出来的,体现的是一种“超性
其次,男性因素的重申,则意味着双性同体理论是伍尔夫站在不只是片面关注女性自身,而是全面关注男女两性的更高点上提出来的,体现的是一种“超性别立场”。作为一位视野开阔,:其有“超性别立场”,“忘记自己是女人的女人”的伍尔夫对男性本身持有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她能够发现男性创作的优点,“看过女人的作品以后,就发现男人的作品是如此直截了当而且坦率。它显示出这样自由的思想,这样自由的人,这样的自信。在这种得到良好滋养,良好的自由的头脑面前,人们也意识到了身体上的健康,这个头脑从未受过挫折或者被反对过,而是自出生以来就享受着充分的自由,自由地向它所喜欢的不管什麽方面去。所有这一切都是值得称道的”;也能够发现男性创作的缺点,“书上似乎横着一条阴影,那是一条黑色的直杠,一个样子多少像字母‘I’的阴影”这个“I”代表的男性气概,拥有绝对优势,令人枯燥厌烦乏味,把创造力的源泉给堵塞住了。她很厌恶当时“男人只是用他脑子的男性的那一面进行写作”,“没有一点儿女性”,如高尔斯华绥和吉卜林等人,不仅仅因为他们的作品“称颂了男性的美德,强调了男性的价值,描述了男性的世界”,而且因为书中“那种对于男人来说是如此深刻,如此微妙,如此具有象征意义的情感”,在女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粗糙而又不成熟的”,“不能渗透到脑子里去的”。由此,她认为,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都不能让那个“该死的利己主义的自我”的阴影占着绝对优势,堵塞创造力的源泉,都应该用一种超性别的心态和立场来创作,“任何一个从事写作的人,若是想到自己的性别那就是毁灭性的。对于一个不折不扣的男人或者女人来说,它是毁灭性的,人必须是具有女子气的男人或者具有男子气的女性。”而且,曾经被正规教育排除在外的经验,使得她获得了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眼光,从而能够冷静地重新审视已有的文明,深入到还没有被现有的文明所照亮的领域,发掘那些数千年来被忽略、被遗漏、被筛选掉的东西。这使得伍尔夫不知不觉之中对人类的另外一半采取了一种新的态度“任何阶级或者任何性别,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予以责备都是荒诞的。巨大的人群从不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负责。他们为他们所不能控制的本能所驱使”,“他们也有无穷无尽的困难,也有可怕的障碍须予以全力对付。他们所受的教育在某些方面与我们所受的教育一样有缺陷。那种教育在他们身上产生了同样巨大的毛病”。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因此,伍尔夫的“双性同体”实际上也就是主张“男人必须与女人同时获得进化和解放”,女性要“成为自己”,男性则要“改善自己”,头脑中男女之间必须完婚,从而“双性化”的精神才能得以实现。这样,个体人格与创作才能得以完善,艺术方能突破性别偏见的限制,达到人类统一的视角。这也许就是“双性同体”最大的魅力了。
不考虑特定的语境,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不但提出了“女人的男性”,也提出了“男人的女性”,颇为公允圆满。但这种通过淡化性别差异意识而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完美构想,一放置到有缺损的“男性中心社会”的现实语境中,便受到严重的挑战。因为在“男性中心”社会结构中,让男性“俯尊屈就”,接受女性气质的渗透,只是女性的一厢情愿,甚至“夏娃的女儿们身上受人敬重的美德,安在亚当的儿子们身上会被人们认为是怪癖”(夏洛蒂.勃朗特语),而让女性忘记自己的性别,自愿接受男性气质的渗透,则很地被看成是女性对居于中心的男性进行模拟与崇拜。就算在今天追求性别平等的女性主义者那里,由于两性体制的阴影,女变男也常常被视为是顺从/投机男性主导的性别优势,男变女则被视为是企图侵犯/分享女性的安全空间等。可见,伍尔夫在文学创作的艰难探索与实验中偶然发现了社会性别,这便成为了一种挑战,挑战着男性体现了超验的人这一观点。伍尔夫反对这一观点,因为它对女性是不公正的。于是她站在历史的更高点上提出“双性同体”,这实际上也表明了重铸女性的相关身份的问题等同于重铸男性的相关身份的问题。在文学批评中,社会性别是一个附加的尺度,或者一种扯开帘子的方式,它暴露出自身及社会的一个看不见的隐窝。毫无疑问,伍尔夫对社会性别的透视提高了批评意识,让我们看到充满生机、欲望的世界不止有一个性别,不止有一个真理,不止有一种历史,不止有一种解释,不止有一种社会学的说明。“双性同体”这个术语被提出不仅是由于女性她自己的利益,同样也是为了揭示男性的性别实质。尽管在一个对女性充满歧视的男性中心社会,伍尔夫本人也无法做到超然的写作,但她丝毫没有失去她的伟大之处。她这具有开拓者的自发性、敏锐性、混成性与超前性的“双性同体”观,“‘如同水晶能存在于大块的岩石之下一样,也可以继续存在。’曾经有一天是如此真实的东西,是永远不会死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