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文艺学学科建设与教材建设的思考

2013-05-17 01:13
导读:现当代文学论文毕业论文,文艺学学科建设与教材建设的思考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90年代文艺学界最引人瞩目的现象之一,就是学科建设的迅猛发展。但轰轰烈烈的学科建设下面隐藏着不容回避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的关系。

    

    学科建设一般以教材建设为支撑。这里,我把类似于韦勒克《理论》、伊格尔顿《文学原理》等著作,都一概视为教材。没有经典性教材为依托,学科建设与发展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任何学科,只要作为“学科”存在,都依赖于相对确定的研究对象、相对独特的方法论、相对独立的命题,这些,只能由这个学科赖以名世的最基本的教材来统领、说明和承担[1]

 

    在比较传统的教材中,内容的切换、观点的提炼,都相对因循、滞后,仿佛是苏联教材改头换面的移植;而在较为新潮的教材中,虽然新名词频繁闪烁,域外观点不断引入,但整体框架基本未变,使得新东西并没有成为新教材的有机成分,反倒由于杂糅而显得异常刺目。

    因此,文艺学教材建设实际上正面临着必须严肃对待的问题,这就是:建国至今,我们究竟积累了多少属于自己的观点?即使有,又有多少真正进入了现实的教材?

 

    文艺学作为一门学科,是从域外引进的。“文史哲不分家”是中国传统,古代学术的薪火传递从来没有什么专门的文艺学。近代仿照西方大学建制所创立的京师大学堂,不管是师范馆还是门,也没有文艺学。“五四”之后,新文学如火如荼,刺激着文学知识的需求,但还是没有独立的文艺学。如果核查所能找到的几乎所有资料,可以发现,作为学科门类或学术概念的“文艺学”,只能追溯到苏联。严格地说,是1953年,伴随着查良铮对1948年莫斯科教学书局出版的季摩菲耶夫《文学原理》的,它才从苏联进入中国。据译者说,这是当时“唯一”的一本大学文学理论教科书。

    

    季氏《文学原理》影响非常之大,这不仅因为它适应气候,第一次以相对片面地,急功近利式地对于马、恩、列、斯言论的理解为基础,把文艺学的播种,把对于文学原理的阐述等,放置在政治宣传之下,开启了文学理论为政治服务的先河,而且还因为,它在政治上的立足点,相对畸形的学术理路、框架,乃至基本观点等,都直接规范、限制着苏联、中国的文艺学。其后出现的毕达可夫《文艺学引论》,谢皮洛娃《文艺学概论》、柯乐尊《文艺学概论》等[3],大体都是对它的重复或局部发挥。

    

    这几部教材在中国发行量极为惊人。据笔者初步计算,仅从19531959年,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累计印行便达119,500册,足使彼时屈指可数的大学中文系师、生,加上中央、省市从事文学研究者人手一册外,还绰绰有余。

    

    实事求是地说,季氏《文学原理》试图建立文艺学的初衷应当肯定,对文艺学研究范围的确立,文学研究对象的厘定等,也具有开创意义。但事隔半个多世纪以后,从学理上重新审视,就会发现,它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理解不够,或基本上不理解,例如把“意识形态”同“党性”等同起来。另外,从书前引言和书中反复强调的言论可知,其基本主题是斯大林主义(或日丹诺夫主义)。

    

    由于它将具有强烈实用性的“对民众进行共产主义教育”视为论述目标[4],所以理论基础存在的问题更多。在上,为了符合唯物论,它只肯定亚里斯多德《诗学》,有限地肯定黑格尔,对其他人一概持批判态度。在文学本质上,只承认文学是一种思维(反映)、一种认识[5],而忽视其他功能。为了说明如何思维、如何认识,它把文学视为生活的形象化形式,说形象性是文学的唯一特点。为了证实这一点,又以偏概全,将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作为典范,将主义现实主义作为极致。

    

    在人为的、扭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至作用也不禁怀疑起来:“把主要从分析现实主义文学所得的结论应用到一般文学上,我们难道没有违背主义的原则吗?”[6]但马上自我安慰说,文学有不同潮流,我们的结论自然和它们不符合,但文学的普遍品质在现实主义作品中表现得最清楚[7]

    

    这样一来,它就不自觉地陷入了狭隘政治主义、主义的泥坑。其所使用的,除革命导师及其所肯定者外,大都来自俄罗斯。例如,政治观点是斯大林、日丹诺夫的,文学观点是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波罗留勃夫的,例证来自普希金、莱蒙托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陀斯妥耶夫斯基、冈察洛夫等作家的作品。

    

    毕达可夫和柯尔尊作为苏联专家,分别于1954195519561957年,在中国当时两所最著名的大学中文系北大、北师大中文系讲学,其《文艺学引论》和《文艺学概论》基本上步季靡菲耶夫《文学原理》后尘,创意较少。

    

    毕氏参加过卫国战争,失掉了右臂,所以政治、民族热情更高。在长达43万余字的《文艺学引论》中,每讲授一点文学理论,前前后后都要停下来,作长篇大论的政治的、民族主义的宣传,把斯大林、日丹诺夫、加里宁的演说和,说成是“给马克思主义以极大帮助”,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推崇为“世界文艺发展中最新、最高的阶段”[8]。柯氏政治热情亦不低,日丹诺夫言论同样具有凌驾一切的地位,认为苏联共产党必须加强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展中的领导作用。此外,由于面对的是中国学生,他们讲授中偶而也出现毛泽东、鲁迅、周立波的名字。

    

    谢皮洛娃《文艺学概论》除将季氏“方法”改为“创作方法”,给典型论加上阶级色彩之外,其余几乎全是对季氏的重复。

    

    这些教材被相对逼仄的政治视野所限制,依据极为有限的文学例证,采取强迫事实服从路线、政策的方法求得结论。在这种情况下,其论述是否有效、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可想而知。但就是这些非常不成熟的教材,在当时政治气氛中,竟充当了中国文艺学教材建设的开山鼻祖、武库和典范。

    

    1961年召开全国文科教材会议,中国文艺学教材建设进入学步时期。其表征是,成立了由蔡仪、以群领衔的班子,其成果是,1963-1964年之际出现的《文学概论》和《文学的基本原理》。

    

    这是当代文坛第一次规模宏大、体系完备的文艺学教材,尽管由摹仿而来,但初创之功不可磨灭。相对于苏式教材,有三点较明显的创获:一、章节较多、命题相对明确、论述更集中。二、增加了文学起源论、鉴赏论和批评论。三、尽量从古今中外——尤其是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甚至当代文艺作品——寻找、补充材料,使之带有浓郁的中国作风和民族气派。但由于思想、理论体系、基本命题大都来自苏联,加上“庐山会议”、“反右”后知识分子心有余悸的社会、背景,以及“社教运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阶级斗争”风声鹤唳的气氛等,这两本教材存在着许多问题。最主要是,“左”的内容没有清理,反而增强了“阶级论”色彩,而文学本质、文学作品分析、文学发展过程探讨几无深入,似乎只是苏式教材打乱后的重新编排。

    

    这两本教材并没有来得及大面积使用,“文革”就开始了。并且,“四人帮”仍认为“左”得不够而在报刊点名批判,导致以群含冤去世。我们今天见到的,大都是19781979年的改编本。

    

    改革开放之初,文艺学教材建设进入转折、发展时期,其间有三部值得注意的教材问世:一是十四院校编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的《文学理论基础》;二是北师大文艺理论教研室编写、北师大出版社1984年版的《文学概论》;三是童庆炳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的《文学概论》。

    

    第一部曾被许多高校选作教材。第三部至今还是全国的正式教本。第二部更具有特殊意义,它虽出版于80年代,实际上好多年前就以油印、铅印形式成为北师大文艺学正式教材。这三部教材在不同领域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可以作为80年代文艺学教材的经典文本予以分析。

上一篇:心灵的迷狂——张承志批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