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被魔鬼追赶着(2)
2013-06-14 01:09
导读:到一个关于"凯蒂成长的故事"时,我们会发现原本故事单元讲述者的"眼睛"(态度)已经退居次要,首要的问题是我们要拨开四个"时间"的迷雾,来重新建构
到一个关于"凯蒂成长的故事"时,我们会发现原本故事单元讲述者的"眼睛"(态度)已经退居次要,首要的问题是我们要拨开四个"时间"的迷雾,来重新建构一个属于凯蒂的时间-空间背景,即。在《喧嚣与愤怒》中,每个人都有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时间系谱,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但凯蒂没有。因此,在重构她时,作者构思上的巧妙便显现了出来,即对时间的再分配和再处理。
福克纳对于"时间"的另一层关注是上文提到的时-空观。这里,《我弥留之际》可以作为问题的一点说明。下面一段颇具一些意义:
好像我们之间的空间其实是时间,是一种一去不复返的东西。好像时间不再是笔直地跑在我们前面的一条越来越短的线,而是变成了平行地奔跑在我们两拨人之间的一条环状的带子,距离是这条线的加速增长,而不是两者之间的空档。
另一个或许更精彩一点的例子出自同一部小说。杜威·德尔在讲出"什么都太快太快"后紧接着就是"纽霍普顿三英里,纽霍普顿二英里,纽霍普顿一英里"。前一句显示了对绝对时间流逝的巨大恐慌和焦虑,后一句则是这飞速时间占据着的空间里,位移的变动:更近、更近。时空是共生的,两者互相以对方为存在的前提。福克纳的小说中处处流露着他对时空的看法。这一方面观点的核心仍要归结于这组关系中起更基础作用的时间,及对它的焦灼与恐慌。更进一步,昆丁对"时间是什么"的苦恼令他无法解脱。这种对根本意义的追问,在文本中直接的反映同样源自昆丁:昆丁·康普生进入修表铺,橱窗里的十几只表,个个"时间"不同,"以为只有自己准",可"谁又能说明时间呢?"昆丁的父亲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他将它置换到了唯心主义的虚无论和怀疑论的体系中,而这只能使问题更扑朔迷离。
"时间"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我们不能不想。"时间"是自我的承载和表达方式。所以当《百年孤独》中阿巴贡的村民受到失眠症越来越深的困扰时,他们不得不把各种物件的名称、用途记成"小抄",甚至要在市镇的入口处挂上"上帝存在"的大牌子。这里,对常识的遗忘源于时间序列的被打乱--"失眠"隐喻着白昼-黑夜这一基本时间排列原则的动乱,其后果不仅是日常世俗生活的被颠覆,更是由此产生了严重的"信仰危机",这是对人存在意义的拷问。同时,人意识不到时间的存在,没有了过去,也没有了现在或将来;基本的世界秩序的划分失去了存在的根基,世界(空间)被打回到一团混沌的状态。这个例子可以很好的用来说明"时间"的重要性。也正因为此,昆丁孜孜不懈地想追求出一个时间的"缘由",无论是绝对意义上的时间,还是寓言意义上家族-南方历史,并以此来回答他所碰到的一系列关于时空的序列问题。
实际上,昆丁已经有了"现代人"的雏形,而这又关于"时间"的另一个重要论题--现代与现代性。作为文明史阶段的现代性是科学进步、革命和带来的全面变化的产物;同时,这种"经典的现代性"遭遇到其自身所孕育出的现代性的-
美学思索。基于对现代性的美学-文化思索,马奈·卡林内斯库提醒我们关注"从文化上区经验和评价的人性时间(human time)与历史感"。以此为出发点,我们的确可以发现福克纳的洞见:仍以昆丁为例--他对时间产生的焦虑与恐慌,多半缘于他对南方历史-南方主义从精神上继承时,受到的客观的"时间"的威胁。"每个时代都与一种时间观相一致"。昆丁的走向没落的南方贵族时间观,显然无法跟上大工业后逐渐兴起的"声光化电"背景下的实用-实证的时间观。而他的弟弟杰生没有耽于"过去时间"的羁绊,所以他可以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但昆丁并不是失败的,他的身上体现工业冲突下、世俗现代性崭露头角的美国,具有古典贵族情结的长子,对于机械、定律、实证的焦虑--这种焦虑自然不乏恐慌,但也有一种反现代的清醒。(尽管在这一点上,他是不自觉的)。昆丁沉溺于旧的古的传统的时间-空间秩序中,他找不到答案,只能一味抵拒着,甚至用妹妹和自己的死来捍卫这种"时间"。他的反思和批判意义可以从他对同窗施里夫矫情、市侩的蔑视和对自己的冷嘲上("从那时起我就相信,上帝不仅是个上等人,是个运动员,而且他也是个肯塔基人")略见一斑。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福克纳确实把握了"现代"的变化并做出了反应。达维特·敏特在其著作中注意到《修女安魂曲》的第一章引言中,小说家所流露出的明显的反现代的思想:"他将昔日与缓慢的时间及清楚的目的相联系,而当今则是与狂乱的旅行、对于速度的追求和对唯运动的崇拜"。
那么,对于以上所有这些关于时间的命题、论题,小说家给我们的最终答案是什么?福克纳在中国权威而忠实的译者李文俊先生谈到了一点发现:"人类的忍受能力(human endurance)"及其英文词根endure。作家在讲了很多迷幻、疯狂的故事后,最终还是回流到对人的终极关怀上--其实,这一直是福克纳所关注的。他笔下的大部分主人公都是不见健康的,有着这样那样的"疾病"、缺陷。正是通过这种方式,福氏表现了人们在困境种种中,如何"苦熬"--对于时间的绝对、不可战胜和"异化",人剩下的武器就只有"苦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