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怎么写,小编为你提供一篇关于三种麻

2013-04-29 01:14
导读:临床医学论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怎么写,小编为你提供一篇关于三种麻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怎么写,小编为你提供一篇关于三种麻醉方

 怎么写,小编为你提供一篇关于三种麻醉方法对子宫全切术后恶心、呕吐的观察分析的临床医学作为您的参考,希望您喜欢!

 

  目的 比较三种麻醉方法下子宫全切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子宫全切术的患者75例,随机均分为硬膜外麻醉组(A)、静脉全麻组(B)和吸入全麻组(C)A组术中硬膜外间断推注1.5%2% 利多卡因+ 1/20万肾上腺素维持麻醉;B组术中静脉泵注丙泊酚,血浆浓度为3μg/ml维持麻醉;C组术中吸入1.5%2%异氟醚维持麻醉。三组患者术后根据患者情况使用芬太尼镇痛和昂丹司琼止吐。观察记录术后24h内患者PONV的发生率。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对患者术后镇痛药、止吐药使用率以及PONV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术后02h APONV发生率(4%)显著低于B(28%)C(52%)P<0.05;术后26h APONV发生率(8%)显著低于B(32%)C(56%)P<0.05;术后624h三组PONV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子宫全切术单纯硬膜外麻醉PONV发生率低于全身麻醉。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子宫全切术;术后恶心、呕吐

 

  术后PONV是手术后常见的麻醉并发症之一,其与患者状态、手术种类、麻醉方法及药物等多种因素有关。本文观察硬膜外麻醉、静脉全麻和吸入麻醉对子宫全切术后PONV的影响,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行子宫全切术患者75例,年龄4065岁,ASAⅠ或Ⅱ级,无心脑血管、肝、肾疾患,肺功能正常,均无晕动症病史。随机分为单纯腰段硬膜外麻醉组(A)、静脉全麻组(B)和吸入全麻组(C)

 

  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30min肌注地西泮10mg,阿托品0.5mg。入室后检测 SpO2HRECGBP,开放下肢静脉。A组采用脊柱后正中入路,穿刺间隙为腰23,穿刺成功后置管平卧,注入2% 利多卡因5ml,观察5min后无蛛网膜下腔阻滞征象,再注入1.5%2%利多卡因+ 1/20万肾上腺素12ml,测试至平面稳定,术中每隔6080min硬膜外推注1.5%2%利多卡因+ 1/20万肾上腺素8mlB组和C组均依次静注丙泊酚1.52.0mg/kg,芬太尼0.04μg/kg,氯化琥珀碱1.52.0mg/kg,快速诱导后气管插管。B组按血浆浓度3μg/ml,靶控静注丙泊酚维持麻醉。C组采用1.5%2%异氟醚维持麻醉。三组患者切皮前均静注芬太尼0.05mg,手术时间超过2h的全麻患者,静脉追加芬太尼0.05mg。手术中给予维库溴铵1μg/(kg·min)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min。术后B组和C组给予新斯的明2mg和阿托品1mg拮抗残留肌松。待自主呼吸完全恢复(呼吸>10/min),潮气量在260500ml/次,清醒后拔管。术毕对要求镇痛的患者静注芬太尼0.05mg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术后2624h记录患者PONV的发生情况,以及止吐药和镇痛药的使用情况。

 

  1.4 统计分析

 

  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一般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其余指标采用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术后镇痛药、止吐药使用率以及PONV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三组患者年龄、ASA分级、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等差异无显著性。对三组患者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比较(χ2=2.444P=0.295),差异无显著性。对三组患者术后止吐药使用率比较,A组止吐药使用率明显低于B(χ2=7.018P=0.008)C(χ2=13.235P=0.000),差异均有显著性;B组止吐药使用率低于C(χ2=1.282P=0.258),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术后02hAPONV率显著低于B(χ2=5.357P=0.021)C(χ2=14.286P=0.000),差异均有显著性;26h APONV率显著低于B(χ2=4.500P=0.034)C(χ2=13.235 P=0.000),差异均有显著性,术后624h三组PONV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χ2=1.065P=0.578)。见表2。表1 三组患者术后镇痛药、止吐药使用率比较表2 三组患者各时段PONV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观察75例子宫全切术患者,显示单纯腰段硬膜外麻醉的PONV发生率远低于静脉全麻和吸入全麻。APONV发生率低可能与局麻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患者的交感神经节未被阻滞有关。有研究表明在子宫全切术中利多卡因局部阻滞时,辅助低剂量芬太尼并未增加PONV的发生率,这就有助于在单纯硬膜外阻滞麻醉时静注芬太尼。还有研究表明[1],术毕疼痛增加了PONV的发生率,而硬膜外麻醉对于术后2h内镇痛有很好的麻醉延迟作用,这可能也是A组术后6hPONV发生率低的重要原因。丙泊酚具有镇吐作用,其镇吐作用并不依赖其镇静催眠作用。本观察吸入全麻组也采用了丙泊酚诱导,PONV发生率还是高于静脉全麻组,单纯诱导剂量的丙泊酚在手术结束时已经不能发挥其镇吐作用,但是持续维持的静脉全麻剂量的丙泊酚对于术后PONV的发生率的减少是有作用的。而异氟醚和其他挥发性麻醉药具有增加患者术后PONV发生率的机制至今未能阐明。本观察提示在子宫全切手术中应尽量避免全身麻醉,确需全麻的患者要首选静脉全麻有助于减少PONV。本观察中静脉和吸入全麻都使用芬太尼作为镇痛药物,芬太尼作为阿片类药物作用于阿片受体科诱发PONV的发生,这可能也是全麻PONV发生率较高的一个原因[2]。本观察显示手术6h后,患者PONV发生率三组差异无显著性,提示我们在子宫全切手术预防和治疗PONV应在6h内进行。另外有研究表明丙泊酚静脉全麻和异氟醚吸入全麻PONV发生率差别以2h内较为明显。综上所述,1.5%2%利多卡因+ 1/20万肾上腺素进行硬膜外阻滞可以显著降低PONV的发生率,在临床麻醉中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Johansson A,KornfaltJ,Nordin L,et,al.Wound infiltrion with ropivacaine and fentanyl:effects on postoperative pain and PONV after breast surgery.J Clin Anesth,2003,15(2):113-118.

 

  2 张鸿,王东信.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11)962-965.

    上一篇:lw.nseac.com论文网提供一篇关于三维快速牵引治疗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