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咬伤271例伤口处理体会及狂犬病的预防(2)
2013-05-20 01:19
导读:3.2及时处理伤口:尽快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反复冲洗,办求去除狗涎,挤出污血。如果是穿通伤口,应用插管插入伤口内,用注射器灌清水冲洗,冲洗
3.2及时处理伤口:尽快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反复冲洗,办求去除狗涎,挤出污血。如果是穿通伤口,应用插管插入伤口内,用注射器灌清水冲洗,冲洗后用5%碘酊反复烧灼伤口。除非伤口大血管需紧急止血外,即使伤口深大,也不应缝合、包扎。对伤口周围的皮肤有针刺,尽量挤压出血或用火罐拔毒,。切忌用嘴吮吸伤口,以防止口腔黏膜感染。严重咬伤及伤口靠近头部的病人,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溥 或免疫球蛋白在伤口及周围作浸润注射。此外,需要防止细菌感染或破伤风[1]。
3.3狂犬疫苗接种:我国对暴露后接种的方案为:一般咬伤按5针法免疫(0、3、7、14、28天各接种1针),严重咬伤者应于第0、3天加倍量注射。疫苗应在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儿童应在大腿前外侧区肌内注射,严禁臀部注射。
对于某些免疫低下和特殊人群应在首针注射加倍或3倍剂量注射,如:注射疫苗前1个月内注射过免疫球蛋白或抗血清;慢性病病人如肝硬化;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病人;接受免疫抑制药物(包括皮质类固醇和抗疟疾药物)病人;老年人;暴露后48小时更长时间接种疫苗者;严重营养不良者。由于狂犬病的潜伏期很长,因此对暴露后已过数月者也应与刚被暴露者一样以相同方案接种疫苗。
关于禁忌证的问题,专家认为因为狂犬病是致死的疾病,对高度危险的暴露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给予全程的做法应慎重考虑。患者对一种疫苗发生过敏反应可以改用另一种类型的疫苗。只有在接种疫苗后出现无法控制的严重过敏反应时才能中断疫苗接种。有严重变态反应史的患者接种疫苗时应备有肾上腺素。孕妇不应作为狂犬病疫苗接种的禁忌证。对于一般患者必须给予全程足量的疫苗免疫[2]。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3.4狂犬人免疫球蛋白 狂犬人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接触狂犬病动物对象的预防,被病犬2咬伤后立即按每公斤体重肌内注射20IU狂犬人免疫球蛋白,若与狂犬疫苗联合使用,效果更好。在预防狂犬病过程中,疫苗可作为重要补充,生效快,使用安全可靠,不会引起变态反应[3]。
4动物咬伤处理应注意
4.1动物咬伤,会造成狂犬病的传染,可疑动物、温血动物、野生动物、啮齿动物、猫、蝙蝠等,一定要接种疫苗。
4.2可疑动物舔伤抓伤,伤口处理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伤口处理愈早愈好。
4.3预防伤口较深、较宽可给予破伤风疫苗,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等免疫球蛋白的预防。在条件的一定给予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在伤口及周围作浸润注解。
4.4健康:尤其是学校、幼儿园的小朋友,掌握狂犬病的常识,在被抓伤、舔伤后能及时告诉家长得到及时处理,更好防病。
[1]蔡淑清.狂犬病.杨绍基主编.传染病学.2006.6.100
[2]王辉.狂犬疫苗的接种[J]〈临床医生》2006,34(5)10
[3]沈永才.李彦.常用被动免疫制剂[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