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20例眼部手术后诱发病毒性角膜炎的综合治疗(2)
2013-05-20 01:19
导读:眼部手术(尤其是内眼手术)对眼表是一种刺激,它可短期内破坏泪膜稳定性,使泪液中SIgA等免疫球蛋白含量减少,使其防御能力下降。角膜由于缺乏血
眼部手术(尤其是内眼手术)对眼表是一种刺激,它可短期内破坏泪膜稳定性,使泪液中SIgA等免疫球蛋白含量减少,使其防御能力下降。角膜由于缺乏血液和淋巴管,缺乏特异的抗原提呈细胞,与房水中的免疫抑制因子长期接触,因此角膜病毒感染并不是因为无限的病毒复制,而是免疫炎症反应,最后导致疱疹基质性角膜炎。
白内障等内眼手术对角膜内皮的损伤,使角膜内皮六边形细胞数明显降低,同时引起角膜水肿,混浊。本研究中病毒性结角膜炎多发生在白内障术后患者应是与此有关。白内障术后由于潜伏的疱疹病毒感染而造成的角膜神经营养性溃疡,说明白内障术前了解患者病毒感染史对术后并发症的评估有重要作用。
眼部手术后滴激素类眼药水是常规术后用药,皮质激素虽然能明显减轻术后炎症反应,但对于有病毒感染的结角膜能够延长病程,促进病毒的繁殖,抑制机体的免疫力,加强了病毒的侵袭能力,增加了细菌和真菌继发感染的机会,减少了干扰素的产生,从而促进病变进展恶化,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
此组研究对象平均年龄68岁,糖尿病患者2例(10%),说明术后病毒性结角膜炎跟年龄较大,有全身疾病史,抵抗力下降有关。 手术刺激及术后应用皮质激素眼药导致眼表防御力下降是病毒性角结膜炎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5例患者在出院复查第1~3wk过程中发生病毒感染,其中3例有术后后感冒或消化道疾病史,提示病毒性角结膜炎与机体免疫力低下,病毒感染激活有关。20例患者中有15例,占75%患者既往有病毒性角膜炎或病毒性结膜炎病史,说明在缓解期病毒潜伏在三叉神经节和角膜中,当眼部防御能力下降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毒被激活释放,从而引起病毒感染复发。除此,30例患者均在积极药物后不同时间治愈,说明术后早期发现和及时积极治疗对眼部术后病毒性角膜炎至关重要。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在临床工作中,眼科术后病毒性角膜炎并不少见,及时发现及早治疗多数愈后良好,因此术前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尤其是有病毒感染病史患者,发现病毒感染体征立即给予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同时预防院内感染;对出院患者嘱其定期随访,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类眼药,出现眼部不适及时到就诊,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1]Shimomura Y. Herpes simplex virus latency, reactivation, and a new antiviral therapy for herpetic keratitis. Nippon Ganka Gakkai Zasshi 2008;112(3):247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