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分(2)
2013-07-29 01:07
导读:3.1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及病理:本病发病机制属I型变态反应,但与细胞因子、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部分神经肽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特应型个体
3.1 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及病理 :本病发病机制属I型变态反应,但与细胞因子、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部分神经肽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特应型个体吸入变应原后,鼻粘膜局部CD4+T淋巴细胞受细胞因子(IL-4)的刺激,分化成为Th2细胞,释放Th2类细胞因子(IL-4,IL-5,IL-6,IL-10,IL-13),后者激活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CAM-1等粘附分子。细胞间粘附分子的表达有利于多种淋巴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T淋巴细胞)向鼻粘膜局部的迁移、粘附、定位。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IgE抗体结合在鼻粘膜浅层和表面的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细胞膜上,此时鼻粘膜便处于致敏状态。当变应原再次吸入鼻腔时,变应原既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发生“桥连”(即一个变应原与两个IgE分子的Fab端相结合),继而激发细胞膜一系列生化反应,导致以组胺为主的多种介质的释放。
这些介质通过其在鼻黏膜血管、腺体、神经末梢上的受体,引起鼻粘膜明显的组织反应。表现为阻力血管收缩(鼻粘膜苍白),或容量血管扩张(鼻粘膜呈浅蓝色、鼻塞)、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粘膜水肿),多形核细胞、单核细胞侵润,尤以嗜酸性粒细胞侵润明显。副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腺体增生、分泌旺盛(鼻涕增多),感觉神经敏感性增强(喷嚏连续性发作)。这些病理变化常使鼻粘膜处于超敏感状态,使某些非特异性刺激(冷、热等)易于诱发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鼻粘膜受到刺激时,局部感觉神经末梢经由轴索反射释放的速激肽(如P物质)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神经肽类物质,可通过其特异性受体作用于鼻粘膜的靶位点(血管内皮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再经过受体内化和核转位调控细胞基因的表达,使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合成增加,进而增加粘附分子表达。此外,神经肽还可引起局部粘膜的微血管扩张等。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3.2 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的药理作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的药理作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由肾上腺束状带合成和分泌,主要药理作用为抗炎作用、免疫抑制及抗休克。2]能有效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免疫细胞和因子的合成与分化,稳定黏膜上皮屏障和血管内皮屏障,降低刺激受体的敏感性,减轻水肿、渗出,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达到慢性鼻炎的效果。
3.3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注意事项:
3.3.1选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应严格筛选病例,鼻甲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毫无反应者,或鼻中隔偏曲明显者,应考虑配合以手术治疗。
3.3.2糖皮质激素的剂型首选喷雾剂,一是患者自行使用方便;二是药物在鼻腔黏膜分布广泛,亦可防止药物因滴鼻误滴入咽部引起咽部不适,甚至发生全身不良反应。
3.3.3鼻腔或鼻窦急性细菌性炎症,因糖皮质激素有明显免疫抑制作用,应慎用皮质激素或同时大剂量使用抗生素。
3.3.4使用后应适当的用淡盐水清洗鼻腔,避免鼻腔及咽部粘膜干燥,同时也可以降低鼻粘膜对外界的敏感度。
3.4迎香穴、下关穴对鼻部疾病的研究:
3.4.1据报道,迎香穴是治疗鼻病的首选穴位,如用泼尼松龙(本文中考虑泼尼松龙属中效药,而地塞米松属长效药,对受体亲和力泼尼松龙0.05,地塞米松7.1。地塞米松远高于泼尼松龙故用地塞米松)在该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鼻前庭炎;氦氖激光照射该穴位治疗过敏性鼻炎,针刺治疗慢性鼻炎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3.4.2下关穴 注射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治疗113例鼻炎,对常年性鼻炎有较好疗效。
3.5本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和第三代糖皮质激素鼻喷剂系统治疗过敏性鼻炎35例,疗效较满意。通过治疗体会到,地塞米松注射液穴位注射+丙酸氟替卡松喷鼻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有以下优点:
3.5.1能较准确地控制治疗范围;
3.5.2鼻腔表面的黏膜及纤毛系统功能无明显影响;
3.5.3治疗时间短,患者痛苦少;
3.5.4治疗后无疼痛,无感染、鼻腔不适等并发症。其缺点是:对于下鼻甲骨性肥大显著患者,鼻中隔明显偏曲者,鼻塞症状疗效欠佳。所以,地塞米松穴位注射+丙酸氟替卡松喷鼻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和鼻中隔明显偏曲需结合手术治疗效果佳。
[1]田勇泉,韩德民,赵长青,周兵,等..耳鼻咽喉头颈外.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3-68。
[2]金有豫,李智,林志彬等。药,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85—288。
[3]罗永芬,高忻洙,魏稼,等.腧穴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4-95,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