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临
2013-07-28 01:28
导读:临床医学论文毕业论文,两种方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临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目的比较分析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法和切开复位
目的比较分析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法和切开复位肩锁
骨钩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76例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分为钢板组(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38例,和克氏针组(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38例,分别给予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记录术后相关指标并给予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均获得6—34个月随访,平均13个月,两组均未发生锁骨下血管、神经损伤。克氏针组愈合时间为平均93天,钢板组愈合时间为平均82天,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Karlsson术后疗效评价标准,钢板组优31例,良1例,差6例,优良率84.2%,克氏针组优22例,良6例,差10例,优良率73.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锁骨钩钢板法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具有稳定、牢固、疗效好、并发症及后遗症少的优点,相对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法疗效更为确切。
克氏针张力带锁骨钩钢板锁骨远端骨折肩锁关节脱位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683[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1)8-00-
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大多由间接或直接暴力引起,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以青壮年和儿童多见[1],以往多采用保守治疗,功能恢复不理想[2],近年来,为了获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良好复位和可靠固定以及早期恢复患肢的功能,手术治疗已经成为主流。自2005年4月~2011年1月,笔者应用钢板或克氏针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共76例,并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1临床资科
1.1一般资料
患者76例,男57例,女19例,年龄9—62岁,平均22岁。骨折部位:左侧35例,右侧4l例。致伤原因:事故伤63例,坠落伤13例。根据固定方法分为两组,钢板组(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38例,和克氏针组(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38例。
1.2手术方法
1.2.1克氏针组,臂从加颈丛神经麻醉或全麻,取仰卧位,患侧肩背部垫高25°~35°,头偏向健侧,以骨折处为中心沿锁骨纵轴作长5—7cm的切口,骨膜下剥离,清除血肿或肉芽,暴露骨折端。选用直径2.5mm的克氏针,从骨折远端髓腔向外穿出皮肤,然后整复移位骨折端,再自外向内穿入骨折内侧端。对于肩锁关节脱位者,则克氏针逆行穿肩峰复位后往内侧打入,注意避免损伤锁骨下动静脉。针尾折弯埋入皮下,多块碎片可预置“10”号丝线捆扎固定。术后用三角巾悬吊患肢4周,1—2周后活动肩关节。
1.2.2钢板组拉开距离用颈丛与臂丛阻滞麻醉,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肩背部垫高,以锁骨中点向外至肩峰做长6—10cm的弧型切口。对于锁骨远端骨折,先复位骨折端,暴露肩锁关节后外侧,找到肩峰下后间隙并插入锁骨钩。对于肩锁关节脱位者先清理关节腔,清除破碎的软组织、关节软骨和软骨盘,同时修补缝合断裂的喙锁韧带、喙肩韧带及肩锁关节囊。清理肩峰下组织,将钢板插入肩峰后下间隙内并保证其紧贴肩峰下骨皮质,酎隋使钢板折弯以使钢板紧贴锁骨,用3枚3.5mm螺钉固定于锁骨上。术后用三角巾悬吊患肢保护,5天后行肩关节简单功能锻炼(如钟摆样运动),3周后进行肩关节各方向功能锻炼。扁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拆除内固定物时间分别为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1.3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静脉注射抗生素7 d,伤口疼痛减轻后即开始指导患者行肩关节的功能锻炼。ナ鹾蠖ㄆ诟凑铮每隔半年随访1次。
1.4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根据条件选择t检验和X2检验。
2结果
患者均获得6—34个月随访,平均13个月,未发生锁骨下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无感染,内固定无松动及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