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生半夏水蛭治疗寒哮证临床观(2)
2013-08-22 01:10
导读:故用麻黄配细辛,助阳发汗,使表里之邪速解。麻黄辛、苦,功效发汗、平喘、利水;附片辛、热、有毒,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细辛辛、
故用麻黄配细辛,助阳发汗,使表里之邪速解。麻黄辛、苦,功效发汗、平喘、利水;附片辛、热、有毒,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细辛辛、温,功效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干姜辛、热,功效温中、回阳、温肺化饮。四药合用,既能温散肺寒而化痰饮,又能解表散寒以祛表邪,对哮证中的寒哮尤为适宜。唯此方对祛除宿痰仍显无力,故加用生半夏、水蛭粉。生半夏辛、温、有毒,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半夏能燥湿而化痰,并具止咳作用,为治湿痰的要药。生半夏本有毒,不宜内服,但与生姜合用,既可解生半夏之毒,又可保留其药理作用。水蛭粉咸、苦,功效破血逐瘀,入络搜邪。上二药合入此方,能大为增加祛除宿痰之功,而收止哮平喘之效。
典型病例:王某,男,63岁,2009年12月15日就诊。哮喘反复发作10+年,冬重夏轻,以前选用中医药效果不显。就诊时患者气喘憋闷,喉中哮鸣有声,张口耸肩,不能平卧,咳痰色白,稀薄,恶寒背冷;视其面色晦暗,舌苔白滑,脉沉弦,诊断为寒哮证。予以上方以温肺散寒,祛痰平喘。4剂后喘咳大减,自觉胸中舒畅。后以六君子汤合桂枝加黄芪汤加减调养。随访3月未复发。
[1] 王永炎主编.普通高等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内》.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一版.1997:62-68
[2]
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一版.199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