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颅脑外伤后意识模糊患者的临床护理(2)
2013-08-24 01:00
导读:护理人员应了解和掌握气囊导尿管的结构、性能及使用,行膀胱冲洗时,针头穿刺部位尽量靠近分叉下端2cm处引流侧,以防刺人气囊腔。检查导尿管质量:
护理人员应了解和掌握气囊导尿管的结构、性能及使用,行膀胱冲洗时,针头穿刺部位尽量靠近分叉下端2cm处引流侧,以防刺人气囊腔。检查导尿管质量:导尿管插入前,先试气囊的容量及是否漏气,发现异常应重新更换导尿管。留置尿管大于3Od以上者,应每月更换导尿管,每日会阴护理一次,防止发生逆行感染。经常检查尿管固定情况:对留置导尿者,护理人员应认真巡视,检查尿管是否阻塞、扭曲及脱管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保持尿液引流通畅,防止尿液逆流,导尿管及集尿袋应妥善固定,在翻身或搬动时要将引流管反折以防尿液逆流。术后嘱患者多饮水,连续留尿5次,送检尿常规(有肉眼血尿者,应观察血尿颜色是否变浅)。预防感染和出血:术后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素和止血药3~5d,同时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以了解有无感染征象与出血倾向。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肾活检后可能会出现早期及晚期的并发症,护士应掌握其临床表现,便于早发现、早。肾活检并发症主要有出血、腰痛、感染。血尿为常见的并发症,多为镜下血尿,一般1~6d,休息和适当用药可消失。轻度腰痛、腰酸也是常见的症状,一周内可消失,卧床休息可缓解。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其预防措施为严密的器械消毒、及患者的术前皮肤护理,如考虑继发感染应检查原因,给于抗菌素治疗。
3.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对于意识障碍者应采取18~22号直型留置针,一方面便于病情变化时可以保证输液的顺畅,及时输液药物进行抢救;另一方面减少甘露醇等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对静脉刺激.减少输注次数。
3.3保持呼吸道顺畅 脑外伤后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血压未平稳应平卧位,应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入气管。病情允许可抬高床头15~30度,降低颅内压力,并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并予吸氧,做好口腔护理,加强翻身拍背,配以雾化吸入,如咳痰不畅,予以及时吸出,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
(科教范文网 lw.AsEac.com编辑整理)
3.4躁动的护理 此症患者不应强行过度约束,避免反抗力加强引起颅内压进一步增高。也不能轻易所有镇静剂,以免加重病情,延误观察,可采取以下措施:用床栏保护.留院人二到三位,并转移周围危险物品,保持床单整洁平整,勤剪指甲防抓伤,射时应有人协助,尽量一次性操作成功,采用静脉留置,各种仪器应安全放置。
3.5家属的宣教 家属因为过分紧张,担心患者安全而人数多,应耐心向其解释。引起躁动的各种原因,首先是颅内因素,因脑水肿,脑肿胀,内血肿引起颅内压增高,是引起躁动的主要原因,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治疗;其外颅外的原因如痰液及分泌物梗阻咽喉引起呼吸道不顺畅;大便干结未排,尿潴留或留置导尿管的刺激,患者过冷过热,疼痛不适,均可引起。家属应耐心防护。减少探视人数,如条件允许,宁以住单人房间。
4小结
颅脑外伤后由于颅内血肿,脑肿胀,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患者易出现意识模糊,护士应加强巡视观察,早期发现,及时通知医生,防止并发症发生,使抢救病人成功率增高。颅内外伤引起意识模糊者是脑外科临床上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重视巡视观察及护理,加强与家属的沟通,以及协助生活护理,落实护理,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