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肠坏(2)
2013-10-17 01:15
导读:2典型病例 患者:男77岁腹痛腹胀排便排气停止3天伴恶心呕吐,患者30年前曾做阑尾切除手术,本次发病腹痛以中下腹为主,成阵发性加剧,在当地行保守
2 典型病例
患者: 男 77岁腹痛腹胀排便排气停止3天伴恶心呕吐,患者30年前曾做阑尾切除手术,本次发病腹痛以中下腹为主,成阵发性加剧,在当地行保守3天无效病情加重,以粘连行肠梗阻收住。
体格检查:T:36.4℃ P:80次/分 R:20次/分 Bp:18/11kPa全身检查无特殊发现,心肺检查无异常,腹部膨隆,腹肌轻度紧张,右下腹及脐周压痛明显,未见肠形及蠕动波,听诊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无金属音。
辅助检查:腹部平片示:右下腹及中腹部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的气液平面,血常规:WBC:12.3X109/L N:81% 心电图基本正常,肝肾功能正常。
入院后常规行胃肠减压,肥皂水灌肠,补充水电解质,抗菌素控制感染,中药150ml胃管注入,麻油100ml,鸡蛋清两个胃管注入,交替使用每日两次,并多下床活动。行以上治疗后,病情有所缓解,有时排气但不通畅,经过三天保守治疗,病情未见缓解,体查时腹部可见肠形,肠鸣音减弱,患者一般情况差,有肠坏死的可能,即刻中转手术,手术中发现回盲部及回肠广泛粘连,距回盲部有20cm约60cm肠管因粘连带致坏死,肠管青紫,血运障碍,首先阻断坏死肠管血运,然后切除坏死肠管,端端吻合肠管,然后锐行分离粘连肠管,腹腔用热盐水甲硝唑反复冲洗腹腔,直至清亮为止,右下腹放置腹腔引流,术后继续补充水及电解质,输全血,白蛋白,血浆,支持治疗,胃管中药注入,术后48小时肠功能恢复排气排便,10天拆线,切口一次愈合,痊愈出院。
3 讨论
笔者从近十年来在我院收住的102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例中,认为粘连性肠梗阻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同时伴有肠坏死倾向者,手术宜早不宜迟,反之,保守治疗时间越长,病人体质消耗大,水电解质紊乱加重,肠坏死的可能性越大,术后恢复越慢,本组54例肠坏死病例保守治疗都在72小时以上,有的甚至在一周以上,因为在保守治疗中常规用中药胃管注入,肥皂水灌肠,鸡蛋清,麻油胃管注入等,均以提高肠蠕动,达到解除梗阻的目的,有时因为肠蠕动加快,反而使肠坏死加重,再者,由于病人大多因为术后粘连引起梗阻,病人保守治疗的欲望大,不愿手术,医生对粘连性肠梗阻病人能保守则保守,不愿手术,致使肠坏死而中转手术,手术以锐性分离为主,尽可能解除全部粘连,分离中因肠管损伤重的,尽可能行肠切除术,以防术后再粘连,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中药胃管注入辅助治疗,争取肠功能早日恢复,能有效的预防术后再粘连再梗阻,这是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的治疗仅供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