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2)
2013-10-30 01:21
导读:3.8引流管的护理: 3.8.1颅内血肿引流袋放置的高度应与头位在同一水平或低于头颅位置,以利于腔内残余血肿的引流,脑室引流管挂于床头一般引流管最高
3.8 引流管的护理 :
3.8.1 颅内血肿引流袋放置的高度应与头位在同一水平或低于头颅位置,以利于腔内残余血肿的引流,脑室引流管挂于床头一般引流管最高到侧脑室额角的距离为10~15CM,维持正常脑脊液的压力。
3.8.2 保持引流管通畅,适当制动头部,防止引流管扭曲、滑脱、血肿腔内用生理盐水、液化剂冲洗、液化,每日1~2次,如有不畅应检查,是否扭曲,受压或血凝阻塞,若因血凝块阻塞造成排出困难时不可盲目负压抽吸,应用尿激酶2~4万U,肝素1250U注入血肿管内,夹管4h,使药液充分发挥作用,再放开,如患者明显烦燥,排除脑外因素(如膀胱充盈)后应及时开放引流,当病人体位变化或搬运病人时应夹闭引流管,以防因体位变化致引流管位置变低,而使气体进入颅内,开放引流期间,手由上至下轻轻挤压引流管.
3.8.3 详细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和颜色、性质、引流量颜色正常时,呈暗红色,比血液稍稠。 如引流量多与血肿不成正比,颜色呈淡血水样,说明出血部分已破入脑室,即报告医生,协助处理。
3.8.4 密切观察穿刺针周围的变化,注意观察有无红肿、渗出及局部血肿形成。
3.8.5 防止感染,引流袋、引流管要严格无菌操作,引流袋每日更换一次,改变头位或搬动患者时要夹闭引流,防止引起颅内逆行感染,同时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床铺整洁,每日室内空气消毒,保持空气新鲜,预防颅内感染,一般引流时间不要超过一周。
3.9 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痰液粘稠者行雾化吸入,预防肺部并发症,鼓励清醒病人咳嗽、咳痰。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3.10 预防泌尿感染 :加强泌尿系统的护理,留置导尿期间尿道口用新洁尔灭消毒2次/日,每日膀胱平滑肌的舒缩功能。
3.11 压力性溃疡、血栓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骨突外按摩,便后及时处理,保持清洁干燥,加强营养。协助四肢功能锻炼,保持肢体功能,防止褥疮和坠积性肺炎、废用性肌萎缩、栓塞性静脉炎的发生。
3.12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与护理: 由于脱水剂的使用,容易导致急性肾功能的衰竭,根据医嘱使用扩张肾血管的药物如多巴胺,观察尿量、尿比重及肾功能等,及时发现和处理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监测尿量与水电解质,计好出入量。
4 康复指导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致残率在急性脑血管病中占首位,以往部分医生偏重于救命,多忽视康复,康复治疗时机被延误后,大多留下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康复训练,增加康复信心是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完全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4.1 术后24h开始行肢体功能锻炼,量由少至多,由被动到主动,术后1~2周意识清醒,生命体重平衡者可鼓励自行翻身、站立及肢体主动训练,下床锻炼时由人搀扶以防跌伤,活动以不疲劳为度。
4.2 语言康复,可配合实物或图像进行。采取语言、手势相结合由单词发音到词组名句子反复刺激,鼓励病人开口讲话。
4.3 合理饮食,不易过饱,勿食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酒,忌暴饮暴食等。
4.4 病人情绪稳定,避免过分喜悦、焦虑、恐惧、悲伤、惊吓等不良刺激。
4.5 生活有,保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避免过度劳累,用脑过度和突然用力过猛,保持大便通畅。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4.6 按医嘱正确服药,定期复查。
[1]国际医疗护理研讨会集,2001年8月。
[2]中华护理杂志2008年第5期
[3] 内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