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附1(2)
2013-11-16 02:03
导读:本人对15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均使用上述手术方法治愈,体会如下:①应充分肯定皮下内引流效果,术中尽量减少电凝头皮的出血点,以利头皮的充分吸收,
本人对150 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均使用上述手术方法治愈,体会如下:①应充分肯定皮下内引流效果,术中尽量减少电凝头皮的出血点,以利头皮的充分吸收,也可以缝扎达到止血目的。②对于颅骨板障出血一定要使用骨蜡封闭严密止血。③选择颅骨钻孔部位应尽量避开脑膜中动脉主干分布区域。④对于颅骨钻孔时切忌使用暴力,导致不必要的副损伤。⑤烧灼硬脑膜时尽量达炭化,十字切开时勿超过烧灼区域,撑开时动作轻柔防止术后出血,影响效果。⑥建议选择内径稍粗且弹性较好的引流管,插入颅骨内板下0.5 cm 已足够,固定稳妥防止滑出。⑦术中不必要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及置换血肿,可能存在血肿扩大的危险及颅内感染的危险,也未见拔管时间延长。⑧引流袋放置时很重要,应选择仰卧时耳屏为基线,侧卧位时以正中矢状面为基线,引流袋的内管高度在基线上7~20cm,最高不超过20 cm[5],防止进入空气、引流过量,同时达到排出空气的目的。⑨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多为高龄患者,基础疾病多,体质差,术后需注意防止并发症。⑩血肿腔残余液体量与脑萎缩严重程度有关,不强求引流彻底,应及早拔出引流管,防止增加感染的危险。⑾术后适当补液及拔管以前采取头低足高位对于脑组织复张及血肿引流有一定效果。
[1] 周良辅.神经外科手术图解[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236.
[2] 王忠诚.神经外[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1998:336-338.
[3] 程化坤,高宏伟,青松文,等.慢性硬膜下血肿形成机理的电镜观察[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3:81.
[4] 周跃,颜艾.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防治体会[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14:315.
[5] 段国升,朱诚,等.神经外科手术学[M].2 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