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附1

2013-11-16 02:03
导读:临床医学论文毕业论文,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附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目的 探讨钻孔引流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
 目的 探讨钻孔引流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 2004 年9 月~2010 年8 月在我院神经外科共开展的150 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进行钻孔引流术。结果 150 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通过钻孔引流术治疗,无1 例复发,效果满意。结论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创伤小,效果佳,但术中必须注意细节的处理,方能确保疗效。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
        我院2004 年9 月~2010 年8 月共对150 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进行钻孔引流术,通过恰当的处理无一例复发,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0 例中,男123 例,女27 例,年龄43~81 岁,平均62 岁;血肿类型:单侧135 例,双侧15 例,单纯额叶6 例,额颞顶枕叶144 例,有明确头部外伤史102 例,无明确头部外伤史48例。常见的临床表现:缓慢地进行性加重头痛146例,合并呕吐88 例,大小便失禁40 例,单侧或双侧进行性肌力下降50 例,口角歪斜15 例,失语者10 例,精神异常4 例。头颅CT 检查:颅骨内板下月牙形低密度或混杂密度影,单侧或双侧脑室受压,中线向对侧移位或不移位。
        1.2 手术方法
        单侧或双侧钻孔引流术。所有患者均选择局麻或加用基础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根据CT 检查结果选择血肿最厚的层面确定钻孔的位置,常规消毒铺巾,局部注射利多卡因麻醉,切开头皮3 cm 直达颅骨,如无搏动性出血无需电凝止血,头皮撑开器撑开,电动自停开颅钻钻孔约1 cm大小,板障出血用骨蜡止血,选择十号导尿管剪除前端,并于近前端0.5 cm 处剪一小侧孔备用,硬膜使用双极电凝烧灼炭化,十字切开硬膜,用小血管钳撑开硬膜并放出部分血液,将导尿管前端放入血肿腔,从皮肤切口直接引出并妥善固定,同时间断缝合头皮全层,无菌敷料包扎,导尿管远端接无菌引流袋。如两侧者则选择血肿量多的一侧施术,避免因脑组织移位发生脑疝的危险,或导致对侧血肿量的增加。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1.3 术后处理
        常规使用抗生素,补液2000 ml 左右,如患者清醒第二天即可进食,采用头低足高位,根据CT复查结果3 天左右即可拔出引流管,无需补液,采用半靠位。
        1.4 结果
        无一例复发。
        2 讨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硬脑膜下的血肿形成已有3~4 周并有包膜者,血肿可呈液态或固态,以前者为多。它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约占颅内血肿的10%,占硬膜下血肿的25%。其血肿形成的机制是:患者的脑萎缩,颅内压降低,静脉张力增高,凝血机制障碍及包膜内层围绕血肿处受血肿炎性刺激新生不成熟的毛细血管继续渗出形成血肿,血肿包膜外层不断纤维化,使血肿不断扩大,故血肿多为不凝固的陈旧性血液。钻孔冲洗引流术目前认为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简单、安全,疗效可靠的方法,甚至是标准治疗方法。它也存在并发症,如脑内血肿、癫痫、气颅、硬膜外血肿术后血肿复发、头皮感染[1-4]。
上一篇:浅议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