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4.1期间本科男护生的离职意愿及面对的应激
本研究本科实习男护生离职意愿得分(3.30±0.89)分,与女护生的得分相比,离职意愿更强,这说明男护生的专业思想与女护生相比更不稳定,离职情绪更浓,这与许多研究的结果类似。这可能与多方面因素有关。首先家人、患者及部分医务人员认为护士本应由女性承担,对男性做护士不理解,影响其对自身职业的认可,一些患者甚至拒绝男护生为其服务。其次,据,大多数男护生报读护理专业是无奈的选择,并不是报读的理想专业,导致其职业心态不稳定。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稳定其专业思想,让其充分了解其在护理岗位上的优势及已经取得成绩的范例,使他们看到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并清楚地看到在护理岗位中男护士所展现的决策果断、影响力强、精力充沛等优势,在教学中增设一些针对男生的专业课程、邀请在工作中取得卓越成就的男护士来校讲学。其次,认真为男护生培养和挑选带教老师,避免传递负面思想,针对男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男护生的特点,制订适宜男护生特点的临床带教计划。
有研究表明,离职意愿与工作应激两者呈现正相关。本研究也发现,离职意愿与应激源的相关系数达到了O.25,但是在回归分析中,这一因素没有进入回归方程,路径分析发现工作应激源通过中介因素影响离职意愿。这和以往研究中两者有直接关系的结果不同,分析有以下原因:大部分研究以在职护士为研究对象,但是在本研究中的对象为本科实习护生,研究对象不同所致;很多研究只是做相关分析,并没有把很多因素纳入进来,如本研究也发现两因素相关,但是工作应激源不是离职意愿的预测因素;在诸多中介因素如工作倦怠、身心健康的影响下,该应激源对离职意愿的直接影响减小。
4.2中介因素对离职意愿的作用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过往研究已经证明工作倦怠是影响组织成员离职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发现,工作倦怠显著影响离职意愿,倦怠水平越高,离职意愿越强(r=O.29)。可以想象,当男护生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惫不堪,精力丧失,对实习持冷淡、负性的态度,实习而没有成绩,感受不到成就时,个体的实习积极性就不会高,实习成绩也不会好,离职的意愿自然也就会产生。
本研究表明身心健康越差,离职意愿越强。在心理上,男护生常在工作及交往过程中显得不自在,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焦虑、抑郁。当其承担以前全由女护士操作的工作时,内心会不由自主产生一种自卑感及抵触、抑郁情绪等。其次,护理工作还要求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如果身体状况不好,就不能胜任护理工作的倒班勤、工作负荷大的特点,工作无法胜任,离职的想法就自然而然的产生。同时,路径分析显示,工作应激和工作倦怠感越强,个体的总体健康水平越差,离职意愿也越强。
受传统观念对男护士的偏见及其他负面因素的影响,致使男护生在临床实习中思想波动大,表现出对护理专业没有信心。本研究结果也表明,离职意愿与工作信心呈负相关(r=-0.21),即工作信心越强,离职意愿越弱。提示在以后的实习教学中,我们应改革当前的、体制,制订出一套针对男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从各方面加强护生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减轻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加强交流,定期召开座谈会,教育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他们多加鼓励等。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让其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或男性特殊的操作,使患者不提出异议甚至得到患者好评,以增加其自信心。
有研究表明,离职意向是离职的最佳预测因子,而工作满意感是离职的预兆。对工作不满意、工作态度消极的护士可直接影响其对患者提供的护理质量,导致护士不服从医院管理、病事假增多、旷工增多,甚至最后离开护理工作岗位。本研究也证实满意度低的男护生更容易产生离职意愿。工作满意度对离职意愿有着直接的作用(路径系数=--0.43),其他变量都会部分通过工作满意度起作用,这说明与其他因素相比,工作满意度起着更为重要和直接的中介作用。
4.3其他因素对离职意愿的影响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虽然是否读研、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变量没有进入回归方程,但是在相关分析中与离职意愿呈一定相关,r分别是-0.11、-0.12。有读研打算和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男护生,离职意愿更强。表1显示,男女护生面对的工作应激源、获得的社会支持、具有的人格特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男护生采用的积极应对方式少,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感,健康水平较低,工作满意度较低、缺勤频率更多,对未来的工作自信心较差,说明男护生整体临床实习的质量较差,所以临床带教中应注意对男护生自尊心的保护,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引导男护生对护士角色的转换和认同,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提高满意度和自信心,降低缺勤频率,这对男护生顺利完成实习以及对后的离职率的影响有重要作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