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障碍的护理(2)
2014-03-13 01:09
导读:举物体的各种负重锻炼,以增强患侧上肢的力量,使其功能完全阪复正常。按摩有利于局部皮肤愈合,并能预防患者肌肉神经萎缩,促进胸部神经支配的肌肉群
举物体的各种负重锻炼,以增强患侧上肢的力量,使其功能完全阪复正常。按摩有利于局部皮肤愈合,并能预防患者肌肉神经萎缩,促进胸部神经支配的肌肉群功能恢复,按摩对皮肤刺激可使组织胺样物质释放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除肢体肿胀、淤血,利于皮肤愈合,减少瘢痕增生。
3.2.2 开始锻炼时间传统观点认为,乳癌术后两天内,患肢应制动,以免影响创口皮瓣贴附,引起皮瓣下出血、积液。普遍观点认为乳腺癌术后应尽早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因为如果肌肉在短缩状态下固定5~7d会导致肌原纤维缩短,超过3周则会导致肌肉和关节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变成致密结缔组织,易致关节挛缩,肌力减弱或消失。一般认为,乳腺癌手术24 h后创面渗血量逐渐减少,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不仅可加快创面血流速度,还可避免皮下积液及积血,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和肌肉粘连,但术后开始肩关节活动的时机目前尚存在争议。肩关节活动一般在手术的第4~7天进行,但肩关节制动时间越长,完全治愈因其制动所形成僵硬的时间也越长。
3.2.3 锻炼时间研究认为,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持续时间应在6个月以上,特别是前3个月尤为重要。因为皮瓣与胸壁的贴附及皮肤伤口在愈合过程中均有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的形成,瘢痕收缩使患者有胸壁紧缩感,同时影响肩关节的活动,随着锻炼,在应力作用下,瘢痕组织不断塑型改建,使其能适应肩关节的活动需要,瘢痕内的胶原纤维在胶原酶作用下被分解、吸收,瘢痕组织缩小、软化,瘢痕因而处于较稳定状态,这一过程大约在术后半年内基本完成。肩关节恢复功能时间为术后2-3个月,此时皮瓣特别是腋下皮瓣已经与其下方软组织愈合,肩关节屈伸,外展角度可扩到90度,达到肩关节功能基奉恢复。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3.2.4 锻炼强度锻炼强度要逐渐增加,不要急于求成。张淑荣等研究认为功能锻炼每天锻炼2—3次,每次30 min左右,但要量力而行,避免过劳。开始锻炼从手指伸屈逐步加强活动,动作轻柔缓慢、循序渐进,进度量适中,以牵拉或不引起不能耐受的疼痛为宜,防止活动过度造成损伤。掌握病情,在病情稳定无并发症的情况下进行锻炼,对有特殊情况的患者,应减少或延长锻炼时间,但不可停止练习。注意观察功能锻炼效果,有无不良反应。通过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指导,患者有计划地进行功能恢复锻炼,有效地防止患肢水肿,避免功能丧失,达到正常肢体活动水平,从而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武正炎.普通外科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12—113.
[2]谭爱梅,吴月凤,玉梅,等.康复训练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D5:11(11):824—825.
[3]龙飞,张斌,李爽.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4):275.
[4]朗文利,刘玉芬.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功能锻炼的指导[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4,18(1):87.
[5]刘莉萍.乳腺癌根治术后3阶段患侧上肢功能锻炼190例[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4):2676.
[6]王凤玲,马双莲.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锻炼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7(7中旬版):73—74.
[7]路平华,丁荣双,于金书.乳腺癌患者的护理及其康复问题[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67—604.
[8]黎鳌,程天民,盛志勇.现代创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91.
[9]张国莉,岳同云,韩继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阶段性功能锻炼方法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中旬版):27.
[10]张淑荣,侯继凤,张莹,等.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方法与应用[J].河北医学,2004,]o(1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