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短程口服苯巴比妥钠预防热性惊厥的复发

2014-03-24 01:18
导读:临床医学论文毕业论文,短程口服苯巴比妥钠预防热性惊厥的复发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  目的 观察短程苯巴比妥口服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效

【摘要】  目的 观察短程苯巴比妥口服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效果。方法 98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预防组,治疗组于发热超过37.5℃时即予口服苯巴比妥钠,对照组不予上述处理。结果 治疗组无论有无高危因素,惊厥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短程口服苯巴比妥钠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疗效满意,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苯巴比妥钠; 投药; 口服;惊厥,发热性; 预防

 热性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儿童期患病率3%~4%,首次发作年龄多于生后6个月~3岁,平均18~22个月。男孩稍多于女孩,绝大多数5风后不再发作。约30%~40%的患儿有复发[1],1/10的患儿有3次以上复发,严重者可引起癫痫、智力低下及行为异常等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预防其复发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用苯巴比妥钠短程口服预防热性惊厥的复发,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3年~2009年热性惊厥患儿98例,男52例,女46例,年龄:6个月~6岁,初发体温<39℃ 20例,39℃~40℃ 53例,>40℃ 21例,无体温记录4例。诱因:上呼吸道感染45例,支气管炎、肺炎30例,肠道感染15例,麻疹2例,流行性腮腺炎3例,幼儿急疹4例,首次发作类型SFS 65例,CFS 33例,全部病例均符合热性惊厥诊断标准[2]。其中有复发高危因素者45例,包括有癫痫家族史(Ⅰ、Ⅱ级)的6例,占6.12%,有高热惊厥家族史者30例,占30.6%,有影神经发育因素者9例,(其中母亲妊娠期因素3例,围产期因素6例)占9.1%。将发热初期采取苯巴比妥钠预防治疗的设为预防组60例,其中有高危因素的35例,无高危因素的25例;发热初期末采取苯巴比妥钠预防治疗的设为对照组,其中有高危病史者20例,无高危病史者18例。2组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明显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用药方法 全部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病,治疗组当患儿超过37.5℃时即服苯巴比妥钠,5 mg·kg-1·d-1,分3次服,在发热24 h内应用,对照组不予上述处理,发热时仅予对症治疗。

  1.3 治疗结果 2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表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2 讨论

  由于单纯热性惊厥首次发作后,约有2/3永不复发,故我们认为1次单纯热性惊厥可不进行预防性治疗,选择2次以上的热性惊厥患儿作为预防对象是比较合理的。选择苯巴比妥钠口服时,主张同时用退热剂,并积极有效控制原发病[3]。因为有研究表明,长期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苯巴比妥钠或丙戊酸钠,虽能减少热性惊厥的复发,但不能防止其发展癫痫,而药物副作用会给患儿带来不应有的痛苦,还会增加家长经济负担及药物不良反应,因此我们采用间歇短程口服苯巴比妥钠进行预防性治疗,预防用药至5~6岁,可明显降低惊厥再发率。

  苯巴比妥钠为慢效巴比妥类药物,对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有抑制作用,用药后出现镇静、催眠,对于惊厥,可明显提高发作阀,限制病灶的放电与扩散。在口服后0.5~1 h起效,作用维持时间为10~12 h,脑组织内浓度最高。因此发热早期给药,至高热时苯巴比妥已达惊厥的有效药物浓度,能有效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再发,从而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并减轻家长的经济和心理负担[4]。

  本资料结果表明,无论有无高危因素,均宜早期选用苯巴比妥钠短程口服预防热性惊厥复发。临床应用中,苯巴比妥钠口服方便,短程服用,次数少,依从性好,预防性热性惊厥效果显著,家长及患儿均能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1] 蒋 莉,蔡方成.高热惊厥预后与防治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4,14(1):52.

  [2]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01.

  [3] 邓学红,邹新英,杨跃萍.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潜在危险因素及预防[J].中原医刊,2006,133(15):3233.

  [4] 唐云芳.苯巴比妥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再发[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9):19.

    上一篇:大剂量纳洛酮治疗重症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青春期后痤疮4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