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管理措施2009年4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警告级别,从4级提升到5级,2009年4月30日,中国卫生部经国务院的批准,宣布将甲型H1N1新型流感归入乙类传染病,并且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纳入《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其实,无论是什么传染病,其控制的要点都是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由于本次甲型H1N1新型流感,与SARS一样是一种呼吸系统的急性传染病,目前主要的预防控制措施,基本上参照应对SARS的方法。因此,现阶段需要采取的首要措施是对来自主要流行区的航空机实行登机检疫,以求尽早发现已经出现症状的患者,并且对患者和密切接触者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根据新华社的报道,从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5月15日公布的数字来看,全球甲型H1N1新型流感的确诊病例已经超过7700例,分别报自3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仍然是通报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在总共69个死亡的病例中,有64人来自墨西哥,3人来自美国,另外两人分别来自加拿大和哥斯达黎加。从这样的结果也可以看到,墨西哥的死亡人数要远远超出美国和其他国家。2009年5月11日,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介绍了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相关情况,表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对该患者咽拭子标本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通过基因序列同源性比较,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代表株(A/California/04/2009)同源性为100%,与季节性流感病毒H1N1代表株(A/Brisbane/59/2007)的同源性为79.4%,确认该标本的核酸检测结果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试验阳性。其实,很早以前,我国就开始了流感诊断试剂的研制,制备了两套诊断试剂。一套是用美国疾控中心的技术方法,另外一套是我们自己建立起来的技术方法。诊断方法主要是核酸检测与病毒基因检测。在PCR阳性的基础上,实验室又对病毒基因进行了核酸序列分析,以确定感染病毒的类型。通过核酸序列分析后,发现测定的那些核酸序列和美国现在流行的病毒完全一样。这样最终明确这例病人感染的是今年在美国、墨西哥流行的甲型H1N1新型病毒,从而确诊了我国内地的第一例甲型H1N1病例。从2009年5月3日起,中国政府决定暂停往来墨西哥的航班,以及对墨西哥航班乘客采取隔离措施是有法律依据的,主要有四部法律与一部行政法规,即《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动物防疫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第12条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第39条规定“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而且,根据《国境卫生检疫法》第15条的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对入境、出境的人员实施传染病监测,并且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因此,我国有关部门采取暂停往来墨西哥航班的限制措施,依据的是《国境卫生检疫法》第6条规定,“在国外或者国内有检疫传染病大流行的时候,国务院可以下令封锁有关的国境或者采取其他紧急措施”。暂停与墨西哥的航班适时也有必要,符合法律规定。对于传播速度非常快的急性传染病,与患者有近距离密切接触的是需要采取隔离措施的。那么,是否所有接触者都需要采取隔离措施呢?因为,密切接触者有几个不同的层次,和患者在2m以内的接触称为一级密切接触。对此,无疑是需要采取隔离措施的。但是,对于一级密切接触之外,目前尚无任何症状的接触者是否需要采取隔离措施,特别是出现二代病人之后,是否还要对所有接触者都采取隔离措施,有关专家的意见尚未统一,各国采取的对策也不尽相同。另外,因为这个病例是独立的输入型的病例,目前,我国还没有发现有二代病人出现,因此,需要继续加强对所有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与排查。
3 发挥国际专门机构作用与确保
国际公共安全在过去的百年当中,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流感病毒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导致“西班牙流感”的H1N1型(1918年)、“亚洲流感”的H2N2型(1957年)和“香港流感”的H3N2型(1968年)。猪流感与人的流感,禽流感与猪流感密切相关,曾引起上述历史上流感三次大爆发的病原H1N1、H2N2和H3N2亚型流感病毒,均是由于当时存在于禽类的流感病毒和人的流感病毒,在猪体内重组或者突变而来。以前,都认为禽流感到人的流感需要经过猪这样一个中间环节,但自从1997年香港出现禽流感病毒直接使人致死后,就认为“禽与人”之间的传播也是存在的。此外,在过去的几年间,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无疑成为中国、亚洲和世界公共卫生界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引发的疫情,已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自从中国在2004年9月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疫情以来,一直到2009年刚开始的几个月里,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仍然在中国备受关注。世界卫生组织(WHO) 陈冯富珍总干事,日前接受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访问时说,甲型H1N1新型流感如果爆发第二波疫情,“将会是全球在21世纪曾发生过的流感中最严重的一次”。她表示,第一波疫情因北半球流感季节结束而显得较为温和,但是一旦爆发第二波疫情,情况可能会变得很严重。也许,应该感谢SARS,正是由于对SARS的防控经验,眼下我们对新流感的防控才能更加规范和有序。其实,如果回顾一下1918—1920年流行的“西班牙流感”的发生情况,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应该对新型流感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根据日本每日新闻5月13日 刊登的庆应大学速水融名誉教授的回顾研究,1918年3月在美国堪萨斯州的军事基地发生,有数千军人感染,数十人死亡,当时的症状也是比较轻的,但是到1918年8月下旬,在波士顿发生了第二波爆发流行,造成大量死亡,那时病毒已经发生了变异。就当时日本的情况来看 ,1918年4月3日发生最初的患者,5月中旬只有几例死亡,出现的症状也是比较轻的,但是,同年10月份开始了爆发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