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重视临床用药风险责任防范(2)
2014-04-29 01:30
导读:处方是医生为预防和治疗疾病而给病人开写的取药凭证,是药师为病人调配和发放药品的依据,也是病人进行药物治疗的原始记录。其书写质量直接关系到
处方是医生为预防和治疗疾病而给病人开写的取药凭证,是药师为病人调配和发放药品的依据,也是病人进行药物治疗的原始记录。其书写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尽管如此,日常工作中不规范的药品处方不在少数。比如:涂改不当,未写中文名、通用名,处方书写不完整等。
2.5 医院用物差错的发生
医务人员由于责任心不强,导致一系列的用药失误。首先,医生在开具处方时药名书写错误,规格剂量错误或用法错误等。其次,药师在调配时因药名相似错发,数量,规格错发,或因处方字迹潦草而误看错发,或因专业水平不高,对配伍禁忌、合理用药审查不出等。第三,护士错将不能相混的药配在一起发生配伍禁忌,或未按医嘱控制滴速发生差错等。
3 临床用药风险防范措施
3.1 加强医院风险认知教育,提高用药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不合理的临床用药行为所带来的药品侵权应负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的风险,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后,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增高,医疗风险明显加大。我们应当加强医务人员的临床用药风险认知教育,提高用药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规避不当风险[4]。
3.1.1 组织医务工作者学习用药知识
不断更新药品知识,收集药物说明书,分类学习药物的商品名、通用名、剂型、用法、不良反应等。特别是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对药物间的配伍禁忌应高度重视。
3.1.2 组织学习法律、法规和相关
规章制度
对医院涉及临床用药的管理、医、药、护人员进行相关法律知识、风险意识的
培训学习。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医院应及时通报有关安全用药信息,医生应做好自己诊疗行为和合理用药记录的证据保留工作,提高医护人员风险防范能力。
3.2 制定和落实临床用药规范细则
努力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职业风险意识;管理者要再结合法律和实践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对这些规定,医务人员均应认真执行。如:医院已制定了关于医务人员履行有关医疗风险告知义务方面的具体制度,出具了书面告知的内容要件及格式,则医务人员就应予以严格执行,不应采取口头方式告知。重点抓好制度落实,强化职业管理意识。
3.2.1 严格执行核查制度
严格执行在处方、配方、发药、给药过程中核查工作,将用药不当、用药失误降到最低。
3.2.2 应用药物前要询问患者用药史及过敏史
使用抗生素要先做过敏试验,并做好相关笔记工作,对无过敏者方可使用,在用药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观察病情的变化。
3.2.3 保证安全用药
医生在使用注射剂用药时,应提示有关注射剂使用方法,比如使用的先后顺序,在换药时需要清洗等特别注意事项。
3.3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
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强化自我管理,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强化职业训练意识,规范自己的医疗行为。如:认真执行医疗服务规范、标准;严格履行告知义务,让患者充分行使知情同意权;做好带有证据效力的病历记录等。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责任意识,预防和规避医疗风险的发生。
4 小结
通过加强临床用药管理,强化了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意识,掌握了合理用药的知识,规范了医生的用药行为,重视病人的权利,从根本上转变医疗作风,平等地对待患者,重视患者生命权、健康权、平等医疗权、疾病认知权、知情同意权等权利。加强自身修养,积极融洽医患关系,认真履行医疗活动中的各种义务,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提高,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不管是医院管理者、相关医务人员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都应引起高度关注,重视药品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保障公众的安全用药。
参考文献: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1] 徐蓉.浅析药品说明书的法律地位[J].中国处方药.2007.8(65):38-39.
[2] 张波,李大魁,杨晓.“药品说明书之外的用法”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 继续医学育,20(28) :86-88.
[3] 王聪,杨淮英.联合用药应注意的问题.中国医学创新,2009,6(20):161 .
[4] 黄勇,黄清萍.医院风险的规避措施.咸宁学院学报.2007,21(4):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