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 【目的】观察川芎嗪静脉滴注治疗儿童寒性哮喘(轻、中度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7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川芎嗪静脉滴注,同时设立正常组(30例)以检测比较血清学指标干扰素γ(IFN拨茫、白细胞介素 4(IL4)。主要观察两组总体疗效、主要症状学指标及治疗前后IFN拨谩IL4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总体疗效及症状学指标缓解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哮喘患儿与正常组比较,IFN拨盟平降低,IL4水平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IFN拨蒙高、IL4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明显,并能降低IL4,升高IFN拨茫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关键词: 哮喘/中药疗法; 儿童;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应用; 干扰素γ/血液; 白细胞介素4/血液
哮喘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医辨证论治对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作用明显,采用川芎嗪静脉滴注(静滴)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寒性哮喘,临床疗效肯定。笔者拟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客观评价川芎嗪静滴治疗儿童寒性哮喘的疗效,并通过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拨茫、白细胞介素4(IL4)的含量,探讨其作用机理,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200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1】。
1.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儿科学》【2】中哮喘发作期的证治分类标准,辨证为寒性哮喘。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哮喘发作期分度为轻、中度者;②中医证型属寒性哮喘者;③年龄在1个月~14岁;④法定监护人知情同意受试者。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②非急性发作期者;③哮喘急性发作期分度为重度及危重度者;④本次急性发作使用过氨茶碱或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者。
1.5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2004年8月~2007年8月我院住院患儿,共7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6个月~14岁,平均3.5岁;病程1~10d,平均2.5d;轻度发作19例,中度发作16例;全部病例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其中12例肺部可闻及水泡音;血中白细胞数<10×109/L30例,≥10×109/L5例;胸部X线检查合并肺炎表现者4例;中医辨证均为寒性哮喘。对照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6个月~14岁,平均3.67岁;病程1~10d,平均3.2d;轻度发作20例,中度发作15例;全部病例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其中10例肺部可闻及水泡音;血中白细胞数<10×109/L 29例,≥10×109/L 6例;胸部X线检查合并肺炎表现者4例;中医辨证均为寒性哮喘。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肺部体征、病情严重程度、胸部X线改变、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正常组30例选自2004年8月~2007年8月来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年龄6~14岁。
2 治疗及研究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轻度发作:雾化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用万托林雾化溶液2.5mg/次,1h最多可用3次。上述处理反应不完全即为中度发作:加用强的松口服1mg·kg-1·d-1;必要时吸氧。入选病例如果明确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口服或静滴。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2.2 治疗组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川芎嗪(北京市永康制药厂,批号:0409141),每次2mg/kg,每天1次,静脉滴注。两组均以5~7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
2.3 观察指标 包括两组总体疗效(总有效率和治愈率);主要症状学指标:喘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夜间睡眠障碍缓解时间;血清免疫学指标IFN拨谩IL4。
2.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有关哮喘的疗效标准制定。治愈:哮喘平息,听诊两肺哮鸣音消失;好转:哮喘减轻,听诊偶有哮鸣音;未愈:哮喘发作症状无改善。
2.5 统计学方法 用华西医科大学PEMS3.1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总有效率组间比较采用2×2表卡方检验。 3 结果
3.1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表1结果表明,总有效率、治愈率治疗组分别为97.14%、88.57%,对照组分别为88.57%、57.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1 两组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统计方法:卡方检验;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
3.2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比较 表2结果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喘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3 两组夜间睡眠障碍缓解时间比较 表3结果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夜间睡眠障碍缓解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4 两组哮喘患儿治疗前后及与正常组血清IFN拨谩IL4比较 表4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哮喘患儿与正常组IFN拨谩IL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IFN拨谩IL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仅有IL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IFN拨谩IL4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2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比较 统计方法:t检验;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表3 两组患儿夜间睡眠障碍缓解时间比较统计方法:t检验;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表4 两组哮喘患儿治疗前后及与正常组血清IFN拨谩IL4比较统计方法:t检验;①P<0.05,②P<0.01,与正常组比较;③P<0.01,与治疗前比较;④P<0.05,与对照组比较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2]汪受传. 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77.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7.
[4] Hofstra睠 L,Van Ark J,Hofimang,et al.Different effect of endogenous and esogenous interferon gamma on immunoglobulin E, cellular infiltration, and airway responsiveness in amurine model of allergy asthma[J].Am J Respir Cell Mol,1998,19(5):82.
[5]董蔚,盛军,浦燕艳,等.哮喘患儿细胞内IL4 IFN-γ和血清IgE测定及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2,4(2):119.
[6]金蕊,杨莉,陈径,等.川芎嗪对哮喘大鼠TH1/TH2型细胞因子作用的研究[J].现代中医,2006,34(5):327.
毕业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