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痔动脉结扎加痔上黏膜注吊外剥术治疗环状混合

2014-07-20 01:14
导读:临床医学论文毕业论文,痔动脉结扎加痔上黏膜注吊外剥术治疗环状混合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毕业 【摘要】 
毕业

【摘要】  目的:探讨痔动脉结扎加痔上黏膜注吊外剥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环状混合痔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痔动脉结扎加痔上黏膜注吊外剥术;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术后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术后均随访2年。结果:治疗组在术后疗效、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痔动脉结扎加痔上黏膜注吊外剥术不损伤齿线,能维持肛垫正常位置,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治疗环状混合痔合理有效的术式。

【关键词】  环状混合痔 手术 临床观察


    环状混合痔的处理是肛肠科比较棘手的问题,虽然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式应用广泛,但其术后创口大、愈合慢、易出现肛门狭窄、肛门溢液、控便能力下降等并发症时有所见,而现在比较流行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因其费用较高,在基层难以推广。为此我科2002年12月至2006年12月采用痔动脉结扎加痔上黏膜注吊外剥术治疗环混合痔,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按照国家中医管理局1995年发布的<中医肛肠科疾病诊断疗效标准>本组符合环状混合痔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19~70岁,平均51岁;病程4~30年,平均8.41年。其中皮赘性环状混合痔20例,静脉曲张性环状混合痔12例。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0~71岁,平均51.3岁;病程4~30年,平均8.93年。其中皮赘性环状混合痔21例,静脉曲张性环状混合痔14例。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骶麻,手法扩肛至少能容纳4指。首先用双叶肛门镜撑开肛门,碘伏消毒,探清内痔部位的自然凹陷。先选择1母痣区(如7点处痔核),于痔核上极0.5 cm处用20长时间可吸收线结扎痔动脉,缝合针穿过少量肌层,线头留长,用艾利斯提起此处痔核,其中1个线头重新穿针自痔核上极斜穿黏膜下层自痔核左缘齿线上0.5 cm穿出,再从痔核右缘同点穿入自痔核上极穿出,最后将两线头收紧结扎以固定此处内痔,同法处理余母痣区处痔核。然后用1∶1的消痔灵注射液按4步注射法[1]均匀注入子痔区,使痔核黏膜隆起呈灰白色,局部按摩,最后在悬吊的母痔区注入适量1∶1的消痔灵注射液以加强巩固,最后处理外痔,可按痔体选择放射状或弧状切口切除部分皮赘及剥离静脉团,修切皮瓣,对合创面,力求肛管覆盖皮肤平整美观。对照组:按传统外剥内扎法处理内外痔。

    1.3  术后处理:术后控制排便2~3 d,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同时给予硝矾洗剂坐浴[2],每日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

    1.4  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测定结果采用计数数据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有极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痔疮诊疗标准》[3]。治愈:症状消失,脱出痔块消除,肛门功能正常;好转:症状缓解,脱出痔块缩小;未愈:症状和体征均无变化。肛门功能评价标准按Hiltunen标准。正常:肛门对大便、肠液、肠气的控制均正常;肛门部分失禁:肛门对稀便、肠液、肠气不能控制,或污染内裤;肛门完全失禁:肛门对成形大便不能控制。

    2.2  疗效:见表1。表1  两组环状混合痔治疗结果从表1显示,治疗组在减轻术后肛门渗液,肛门狭窄及大出血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及复发例数,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3  讨  论

    现代治疗痔的重要原则为保护肛垫,使病理性肥大、移位的肛垫恢复正常[4]。根据肛垫学说,1998年Longo等[5]提出通过直肠下端黏膜和黏膜下层组织环形切除治疗Ⅲ,Ⅳ度脱垂内痔的新方法。PPH就是依据这1机理设计,但该法费用高,基层难以推广,且远期疗效特别是肠腔狭窄和痔复发尚待进1步观察。

    我们采用的痔动脉结扎、痔上黏膜注吊外剥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手术以齿线为界分肛内、肛外两部分进行。具有以下优点:①痔动脉结扎阻断了痔扩张的血管,使之萎缩消失。②肛垫悬吊恢复了其正常位置,肛垫上移后外痔亦明显缩小,外痔切口的创伤面积亦明显缩小,黏膜悬吊与外痔剥离根本不伤及齿状线。③消痔灵注射使损伤的部分联合纵肌得以加固,恢复支持结构,其疗效确切。④可吸收线的异物刺激进1步使悬吊的肛垫得以固定。虽然肛垫的肥大及下移是症状性痔核的病理学基础,但不加限制的切除肛垫必然导致肛门直肠正常生理功能的丧失[6]。该术式不切除肛垫,仅行痔动脉结扎及痔上黏膜注吊,齿状线区无损伤,最大程度地保护了肛门的精细的控便能力,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肛门直肠黏膜外翻、肛门狭窄、感觉性肛门失禁的发生。外痔各切口间对皮下曲张的静脉团进行潜行剥离,使得术后肛周皮赘及创缘水肿明显减少,提高了环状混合痔的治愈率,降低了术后复发率。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这是传统方法所无法达到的。

    通过80例环状混合痔术后2年的随访,对术后并发症等比较观察,表明该术式具有疗效确切、1次性治愈率高、并发症少且价格低廉等优点,不失为1种治疗环状混合痔的联合方式。

 

【参考文献】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1李春雨,张有生. 实用肛门手术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8.

2李春雨,张有生. 实用肛门手术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80281.

3丁义江.肛肠病特色专科实用手册.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6.

4张东铭.痔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

5Longo A.Treatment of hemorrhoids disease by reduction of mucosa and hemorrhoidal prolapse with a circular suturing device:a new procedure.Proceedings of the 6th world congress of endoscopic surgery .Italy:Rome,1998.777784.

6Marti Mc JC.Surgery of anorectal diseases.lsted.London: Springer Verlag, 1989.56.

    上一篇:单荷包缝合加挂线法在PPH术中的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