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表8为胎儿及婴幼儿对音乐刺激的生理心理反应实验
从个体发育角度来看,幼儿早期初涉语言的阶段主要是以韵律信息为基础的(Jusczyk, P.W. 1999)。婴幼儿阶段的音乐交流(如母体音乐)可能对情感、儿童认知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Trehub, S. 2003)。关注婴幼儿,甚至胎儿对音乐刺激的生理反应是新近越来越关注1个领域,也引起了民众和商业媒体对音乐的胎教作用的极度重视。氧饱和与心率、体重、头围、焦虑行为都是新生儿护理中需要关注生理表现,它们也是音乐刺激的生理反应实验中最重视的生理指标测量。
表8
研究 实验变量或结论
音乐引发心率、呼吸、血压、氧饱和或行为有明显反应的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
Collins & Kuck, 1991 类似子宫般的声音对缺氧的躁动的新生儿能产生有效的作用,音乐不仅使氧饱和明显地增加了,并减少了躁动不安的行为。
Sharon K. Collins 1991 检测了妇女唱歌对新生儿氧饱和、心率、呼吸、血压的影响。心率和动脉压无影响,而氧饱和有所增加,行为状态明显趋于安静状态。
Wilkin, P. E. 1993 检测日常聆听对新生儿和胎儿的(实验组32/控制组34)影响。音乐声音设计包括:白噪音、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又名暴风雨)、摇滚乐(乐器演奏)以及1位著名意大利作曲家的弥撒音乐。钢琴音乐和弥撒组对38周的胎儿产生明显的减速效应(心率减缓),并引发了胎儿的活动,引起了注意,同时放松了新生儿的面部表情和肌肉紧张度。而控制组摇滚乐没有引起胎儿的注意,并引起肌肉和面部表情紧张,证明引起了焦虑。
Lorch等 1994 以心率、血压、呼吸率为自变量,证明婴儿对不同音乐风格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李虹 1994 实验采用双盲法在北医3院产科进行,实验分为胎教音乐组(31名孕妇)和控制组(29名孕妇)。对比控制组,测量实验组胎儿出生前每日聆听引发的胎动反应以及出生后5分钟听胎教音乐的反应。 结论证明实验组反应大于控制组,由此推论胎儿大脑对声音信息的储存是可能的。
Coleman 1997 男人和女人在新生儿监护病房4天每天3次唱歌,发现新生儿心率有所减缓,氧饱和增加,同时减少了幼儿的损坏行为,体重和热能增加。
Sakatani, Chen, Lichty等 1999 聆听音乐增加了新生儿的大脑额叶区的血氧量。
Butt ML、Kisilevsky BS 2000 以出生29到36周的新生儿为被试,音乐组对比无音乐组,对被试的心率、行为状态、面部疼痛表情有有效的调节作用。
J. Komlikow等 2000 音乐治疗有效地降低了51名儿童被试的心率、血压、呼吸率。
D. K. James 2002 检测了音乐刺激对胎儿和新生儿行为、觉醒状态和心率的影响,在实验的第1个小时,心率与控制组重要差异,第4个小时开始以上测量指标差异显著。
Schmidt L.A等 2003 用心电图观察了激动音乐对出生后12个月大幼儿的心电图和心率影响。
P Sidebotham 2003 55-58分贝的音乐增加了早产儿的心率、呼吸率和氧饱和以及运动状态。
Kisilevsky等 2004 检测了胎儿对不同分贝钢琴勃拉姆斯催眠曲素的心率反应和活动反应。胎儿的心率在最高分贝时加速,低分贝时速率减慢,证明胎儿能注意到声音刺激。
Noura H等 2005 检测了胎儿对音乐和声音的反应,心率为生理检测指标,结果发现胎儿的心率有意义的加速。
D.K .Jame等 2002 以婴儿为被试,观测了聆听音乐条件下,婴儿们的心率变化和行为状态,结果证明对比无音乐的控制组,心率和行为被有效的激活。
Shmuel Arnon等 2006 检测父母现场轻唱音乐、聆听唱片音乐和无音乐组对新生儿的影响,生理指标为心率、呼吸率、氧饱和。现场音乐有效地降低了心率,并促进婴儿深度沉睡。其他两组没有显著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
心率、呼吸、血压、氧饱和及行为表现等变化不显著或无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
Arnon, Shmue等 2006 检测了婴儿的音乐反应。记录了心率、呼吸率、氧饱和以及行为评估。结果发现,音乐30分钟后,对婴儿被试的心率有效地降低,行为得分提高了。但其他生理变量没有变化。
以上1991年至2006年的17项实验的列表中,有5项关于胎儿的实验、12项关于新生儿的实验。在此类研究中,从最初所关注的胎儿能否受到音乐刺激影响的基础性研究,再到音乐对新生儿医院护理中的应用作用,都越来越受到医疗护理、儿童发展、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视。超声波已经证明了16周大的胎儿就能够对外部声音作出反应了(Hepper, 1994, Shahidullah & Hepper, 1992)。在怀孕最后3个月时,胎儿的听觉皮层和神经元已经稳定和运作了(Lecanuet, 1996;Moore, Vareyar, Fulford, Tyler, Gribben, Baker, James, &Growland, 2001)。歌曲或音符乃至发音的1个音节都有丰富的情感内容和潜在的信息,音乐是最有利的检测胎儿对声音反应的方式(Schwartz 1997)。Trainor, Tsang和Cheung (2002) 发现2至4个月大的婴儿更喜欢谐和的和声,不喜欢不谐和的和声。对音乐刺激的生理基础研究证明了婴儿们对音乐刺激的反应是1种先天能力反应(Imberty, 2000;Trehub, 2000)。
心率和氧饱和是检测胎儿和新生儿生理变化的1个重要指标。以上研究证明了音乐能够有效地增加被试的血液氧饱和指标。舒缓性或说镇静性音乐能有效地减少新生儿的焦躁不安的动作。以上7项以氧饱和为生理测量指标的实验中,有1项无变化,其他6项研究都证明音乐或唱歌能够有效地增加幼儿被试的氧饱和,其中1项研究用脑成像技术发现了音乐刺激增加了大脑额叶区的血氧量。
人类的生活中到处充斥着的环境噪音(交通、医院、学校等)都会对孩子的听力心理和生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回顾相关大量有关新生儿的研究发现,噪音与新生儿的体重减轻有重要关系。欧洲妊娠和儿童发展跟踪小组(European Longitudinal Study of Pregnancy And Childhood)和其他新近研究也证明了儿童头围大小与噪音的存在有关(W. Passchier-Vermeer ,2000;Logan, 1991;)。早期研究就已经证明头围大小与智商的发展有关(Winick, 1969、Hack, 1991)。新生儿时期,声音信息可能对于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Sheth, 1995, Bray, 1969)。而音乐可以有效地分散压制这些不利于幼儿成长的环境噪音。
除医院护理外,运用神经科学研究方法,将脑成像技术应用于探求音乐对胎儿或婴幼儿脑反应也是1个重要的方面,此类研究大大开阔了儿童发展、认知发展、音乐能力开发等领域的研究视野,对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应用价值。新生儿的头比较大,大脑中连接神经元的突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修剪,到成人时大概1个神经元有7000多个突触了,在突触的修剪过程中,据研究者观察这个发展过程密切地影响儿童日后的行为能力和智力,胎儿的听觉学习可能是这1阶段1个重要的部分,对于这1推论,大量的研究已经开始着手调查声音和胎儿的神经发展的关系(Fred J. Schwartz等,2002)。如美国俄亥俄州心理学系与医学部的神经生理心理实验室联手,研究者Schmidt, Trainor, & Santesso, (2003)用脑电图检测了3、6、9、12个月大的婴儿对激情音乐刺激的反应。结果发现年龄较小的被试在脑的两个特定区域的激活没有显著变化,而年龄较大的被试则显示出明显的激活。可能表示额叶(大脑每1半球最大最前面的部分)功能已经成熟。同时发现,情绪激烈的音乐显著地引发了3个月大的婴儿脑电的激活。而与12月大婴儿比,6、9月大的婴儿脑活动较少,在快1年大的婴儿身上体现出音乐镇静效应。研究者对此推测,音乐刺激影响对1岁大的婴儿是有个体差异的。无疑,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看,此类研究关乎的意义则更重大,音乐对早期儿童的影响有巨大的潜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