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全部作者: | 熊玮 王坤杰 王佳 王莉 魏强 李虹 |
第1作者单位: | 4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 |
摘要: | 目的 评价1种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 方法 电子检索PubMed, MEDLINE、EMBASE、BIOSIS and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Abstracts (IPA) 数据库, 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年—2006年9月)及重要学术会议集系统收集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报告;由2名评价者共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提取资料,合并同质研究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9.0完成定量资料分析。 结果 共纳入16个随机对照临床研究,1521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1)坦索罗辛组比仅使用饮水和镇痛药的保守疗法结石排出率高[RR1.50, 95%CI(1.20, 1.87)],缩短排石时间[SMD-1.29, 95%CI(-2.27, -0.31)]并降低后期ESWL或输尿管镜治疗率[RR0.40, 95%CI(0.27, 0.59)]。(2)坦索罗辛/地夫可特联用组比保守疗法排石率高[RR1.59, 95%CI(1.31, 1.93)],缩短排石时间[SMD-0.8, 95%CI(-1.18, -0.421)],明显减少后期ESWL或输尿管镜治疗率[RR0.13, 95%CI(0.06, 0.31)]。(3)坦索罗辛/地夫可特联用组比单用坦索罗辛在结石排出率方面仅有稍微优势[RR1.20, 95%CI(1.07, 1.35), P=0.002],但明显减少镇痛药剂量和后期输尿管镜治疗率[RR0.09, 95%CI(0.02, 0.47), P=0.004]。(4)坦索罗辛/地夫可特联用组比硝苯地平/地夫可特联用组结石排出率高,而排石时间和后期ESWL或输尿管镜治疗率无差异。(5)以坦索罗辛为主的干预组和保守疗法在药物副作用方面没有差异。 结论 目前的证据支持:坦索罗辛对输尿管下段和膀胱壁间段结石具有较高的促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和降低后期侵入性治疗率。每日0.4毫克坦索罗辛对下段输尿管结石治疗安全有效。有限证据支持坦索罗辛同地夫可特联用有助于提高排石率,但需要大样本的研究结果予以支持。 |
关键词: | 坦索罗辛; 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输尿管结石; Meta分析;排石治疗 远程下载 (免费PDF全文) |
发表日期: | 2007年04月20日 |
同行评议: | (暂时没有) |
综合评价: | (暂时没有) |
修改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