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全部作者: | 高姗姗 李媛 陈子江 李梅 胡京美 杨慧军 |
第1作者单位: | 山东省立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
摘要: | 背景:冷冻卵子技术到目前为止仍然无法常规应用于临床,纺锤体对温度降低的敏感性是冷冻MⅡ期卵母细胞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之1。方法:由促排卵方案得来的MⅡ期卵母细胞用1.5M 1,2-丙2醇+0.3M 蔗糖作为冷冻保护剂进行慢速冷冻-快速融解后,每个患者来源的成活卵母细胞被随机分为3组,并分别在37℃温度下培养1、3、5小时后固定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其纺锤体及染色体的形态。结果:融解后87.32%的MⅡ期卵母细胞成活。1小时培养组的卵母细胞的纺锤体正常率(28.57)和对照组(83.33%)、3小时组(65.00%)和5小时组(66.67%)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3小时组和5小时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各组之间染色体形态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结果提示,MⅡ期卵母细胞冷冻复苏后至少要培养3小时以上,纺锤体重聚才能达到最大比例,因此临床进行ICSI的时间应在融解培养3小时后。而且,本试验培养3小时和5小时组的纺锤体正常率分别达65%和66.67,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说明恰当的冷冻方案可以减少纺锤体的损伤。 |
关键词: | 卵母细胞 冷冻 纺锤体 染色体 远程下载 (免费PDF全文) |
发表日期: | 2006年12月04日 |
同行评议: | (暂时没有) |
综合评价: | (暂时没有) |
修改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