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第五,确保学校环境教育的有效实施,最终融入教育体系的主流。州教育和环境圆桌会议通过研究对比发现,环境知识和技能丰富的人更能采取积极的环境行动。EIC 不仅是环境教育的一个具体策略,而且已经成为学校开展各学科教学和跨学科活动的主要载体。环境的教育价值和功效是激励教师在常规工作中实施EIC模式的主要因素,这也引起越来越多教育者和中小学校实践者的兴趣,为环境教育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实施并最终融入教育的主流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当然,即使在素有活动课程传统和环境教育观念深入人心的美国,EIC 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首先,EIC模式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政府部门特别是教育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条件,环境教育组织和基金会、大学、社区等单位则需要为中小学开展EIC模式提供各种便利的条件。其次,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还有待提高。尽管许多教师理解“以环境为学习的整合背景”的有效性,但他们却不能充分利用。这涉及教师的在职培训问题,因为几乎没有一所教育学院能够让新教师获得把孩子们带到教室之外、把课程融合到真实的环境背景之中或是让学生在环境中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教学策略。此外,EIC模式的实施离不开户外教育场所的开发,这就需要国家土地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土地所有者们,让他们愿意把自己的土地转化为经验学习的教育资源。虽然公园、海洋保护地、自然中心以及其他的许多地方都可以被利用为教育资源,但是它们还有待于进一步从教育的特性来开发才能真正成为从幼儿园到12年级教育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EIC模式的深入发展将引发美国教育领域包括社会各界的整体变革。
美国EIC 模式的成功及推广表明,借助环境来进行整体学习,不仅是提高学生环境素质的途径,也是全面提高学业成绩的有效策略。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合作等,这些都对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模式及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美国EIC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不仅为我国学校环境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实施展现了光明的前景,为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提供了有效思路,同时,也为我国正在进行中的环境教育实践和绿色学校创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Jack Chin.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ituation Analysis[R].
[2]Gerald A Lieberman,Linda L Hoody.Closing the Achievment Gap:Using the Environment as an Integrating Context[M].
[3]Joanne Lozar Glenn.Environment-based Education:Creating High Performance Schools and Students[R].Washington,D?C.:Nation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undation,2000.
[4]Cristy Lytal & Marian Norris.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Achievement:Promising Progress and Resource.Washington,D.C.:National Education and Environment Partnership,2002.9.
[5]Tony Angell.Giving Credibility to a Tradition:Environment as an Integrated Context for Learning[J].Cleaning 102,1998,(9/10):40—41.
[6]Joanne Lozar Glenn.Using Environment-based Education to Advance Learning Skills and Character Development[M].Washington,D?C?:NAAEE & NEETF,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