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跨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RobetrG.Hanvey于1976年提出的.是指对“人类所具有的各自制造其独特文化的基本能力,对不同的人们的不同观念和行为予以理解和承认”(Leech,1981),指对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时根据目标语(如)文化来调整自己的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culturalawareness)。Hanvey将跨文化意识分为四个阶段(转引自LinellDavis。1999):第一阶段学习者认为目标语文化是难以置信的、古怪的、具有娱乐性的;第二阶段是通过文化冲突,学习者认为文化是令人沮丧的和不合理的;第三阶段是学习者通过系统地学习、研究异国文化,思想上肯定目标语文化的可信性与合理性:第四阶段是学习者沉浸于异国文化之中。思想与情感上获得文化归属感的目标语文化意识。新课标(2003)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融为一体。并指出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文化意识包含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即跨文化交际意识是文化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文化交际中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词汇是语言习得的基础,因此,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词汇教学阶段十分关键。
四、词汇教学中培养英语学习者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英语文化素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首先其本人要有“道”、有“业”及具备“解惑”的基础。如教师在教词汇farmer与peasant时.教师只有在清楚其文化意义的基础上。才能有意识地通过它们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因此教师具备良好的英语文化素养,是语言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基础。
(二)教师要转变传统词汇教学观念。要转变传统词汇教学观念,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词汇观。词汇是很多预制的词块(perfabircatedchunks)的集合,分布在一个具有生成力的连续体(spectrumofgenerativepower)上,是一个从完全自由到完全固定的延续体。fl6]词汇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词汇教学并非仅仅指读会单词、记住单词和用单词写出句子。词汇教学中,教师要融入文化教学,挖掘词汇的文化意义,加强词汇的深度学习.把握词汇意义的语用,为学习者灵活地运用词汇打下坚实的文化知识与文化理解基础。促进学习者形成良好跨文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