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以高校非专业学生的英语作文中频繁出现的错误为对象,分析、探讨这些问题类型及产生原因,指出中国大学生英语习作中出现的错误大部分是由母语、习惯的干扰造成的,即母语策略对二语习得,尤其是二语写作产生的负迁移不容忽视。由此认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应加强目的语文化意识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减少汉语语言习惯对二语写作的干扰。
[论文关键词]母语文化;二语写作;文化意识;负迁移
近年来,有关母语与二语写作相互关系的研究日趋增多,也取得相当大的成果。如张文涛(2003)认为受本族语结构干扰所造成的语言错误是相对显著的,母语的负迁移作用不容忽视。蒋平(2001)指出负迁移不仅发生在学习者的母语知识诸如母语语法规则和词汇概念方面,也H{现在文化习惯和思维模式上。Kaplan(1966)认为母语文化思维和知识会影响到二语学习者的写作语篇的组织方式。王立非、文秋芳(200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汉语水平变量通过直接或间接路径对学习者的英语写作水平产生影响。严立东(2004)认为研究者对各种错误的揭示和描述不仅促进了错误分析既作为理论又作为方法的双向研究,而且对二语习得和教学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不过,上述研究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因母语文化的影响而出现的错误类型及原因,阐述不多、分析简略。本文拟就大学生英语作文中汉语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干扰的具体类型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策略。
一、错误类型
英语语言能力有四种基本技能,即听、说、读、写。其中写作能力处于第四层次,是前i种能力的升华、提高,其重要性不青而喻,大学英语写作一直是各级的必考题型。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大学本科阶段,通过两年的英语学习,他们应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达到大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具体量化到考试类型,大学本科应能通过CET-4和CET-6。然而,在现实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生(包括通过四、六级的学生)在英语语言能力发展上存在极大的不均衡性。其表现为阅读、听力较强,口语和写作能力较弱。限于篇幅,本文仅就母语文化中汉语语言习惯对英语写作的干扰问题进行讨论。笔者根据自己所代2004级和2006级两个年级共8个班英语作文的批改情况进行了一项、比较,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错误有70%以上是由于母语文化影响造成的(其余为单词拼写错误),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用词不当
(二)汉语思维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至少经过十年的母语的熏陶,思维方式留有汉语的烙印。即使是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写作中也难免犯中式英语的错误。毕竟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在学习时间上永远无法与作为第一语言的汉语相提并论。每周短短的四、五个学时接触英语,充其量只能是“蜻蜓点水”、‘杯水车薪’’,“Chinglish'’是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
(3)Whenhesmiles,youwillseethathisteethlostmany.
(4)Therearealotofthingschangedinmyhometownsincereform ingandope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