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农村生源的跨文化意(3)

2013-10-02 01:14
导读:首先,教师应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和基础。缺少英语学习的兴趣,势必影响和的输入.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语法

  首先,教师应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和基础。缺少英语学习的兴趣,势必影响和的输入.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语法教学方法,将学生从学习英语就是记单词、背语法的误区中带到轻松愉快的学习中。

  其次,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和状态.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倾向,积极探讨诱发和调节学生情绪的策略,使学生形成乐学、好学的最佳情绪状态。

  再次,教师应强调本国文化的作用,这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基础。本国文化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存在着差异和重合的现象,培养跨文化意识不等于鼓励遗忘本国原有的思维模式,而是提醒学生将这两种模式所代表的文化内容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并重新认识中国文化,为他们今后能够在两种文化思维模式问相互切换,为满足交际的需求打下基础。

  再其次,教师应明确跨文化意识培养目标。Hanvey认为跨文化意识有四个层次。一般讲,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达到第三个层次:①只是注意到一些表面的文化特征;②对于对方文化与自己文化有着显著差异的某些有意义的文化特征有所察觉,这时文化冲突往往发生;③对于与自己文化有着显著差异的异文化特征在理论上或是理性上能够理解。而第四个层次即可以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真正理解对方所作所为则是最难达到也是学校难以企及的针对生源的特点,笔者认为达到第三个层次仍然需要较长时间。

  最后,跨文化意识培养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师结合日常,通过文化的对比,使学生不断吸取各种文化信息,从而具备跨文化意识。日常教学可以从多个层次进行.如词汇、对话、语法等方面。例如在词汇教学中,注重对英语词汇文化含义的介绍。如之前提到的teacher-词,在英语中不可以作为称呼语,也不是尊称,它是指代一种职业。在英语国家,中、小学生称呼教师一般是在姓之前冠以Mr.或Miss。在英语中没有一个意义和用法上与的“老师”完全相同的对应词。再比如,汉语中的“龙”代表吉祥、成功等含义。而英语中的龙(dragon)却代表一种凶狠的怪兽,两者在内涵和情感色彩上截然不同。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将词汇的讲解和文化知识的介绍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和掌握词汇的文化意义。

  除了上述途径之外,针对职业院校和学生特点,教师还可以开展课外活动,开设第二课堂。学校可开设类课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视频等;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西方作品,多渠道获取跨文化交际知识:邀请外教或外国人到课堂或创造学生接触外国人的机会,等等。在实践中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4.结语

  英语学习为学习者打开了一扇和世界交流的窗户。成功的英语教学应该针对学生特点开展教学.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同时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参与.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授人以渔,提高学生跨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上一篇:关于专有名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