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语篇教学 语境交际能力
论文摘要:课文语篇整体教学将语境完整呈现给学生,不但可以使学生从微观上学习知识、训练语言技能,还可从宏观上把握课文结构和整体内容,明晰各种语篇的交际功能和语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引言
作为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语言素材,课文在学生英语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课文是学生接受语言信息的宝库,通过挖掘宝库,才能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用英语进行交际,实现大学英语课文的教学目的。改革传统的英语课文教学模式,实行课文语篇整体性教学是大学改革的大势所趋。
二、高职学生英语课习的现状折射出实行语篇整体教学的必要性
在英语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有高职学生发出这样的感慨或疑惑:“这篇课文还没有高中的难。”但一旦被问及篇章的中心思想、情节的发展路线、段落推进层次、作者的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时却很茫然。这样的学生也许有一定的语言能力,但缺乏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能力不等于语言交际能力。要从以培养语言能力为目的的教学转变到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而后者正是大学英语课文教学的目的。
三、语篇的定义和语篇教学
说到课文整体教学就不得不涉及语篇这一概念,因为课文整体教学就是重视语篇的整体性。语篇是一个独立、相对完整的话段或交际单位。它是指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一次交际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它可以是对话,也可以是独白,它包括书面语,也包括口语。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产生或理解语篇的过程,而不是使用语法结构或词汇的过程,也不是纯粹完成某些语言行为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学应是基于语篇的语言教学,即语篇教学。在语篇教学教学中,教师要遵从“语言是一个整体,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具有整体性,不可分割”的原则,把课文作为一个功能完备的整体,首先要将课文内容以整体信息的形式向学生输入,通过阅读和理解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语篇,然后进行局部仔细分析,逐步挖掘其他教学内容;最后,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再次整体呈现语篇,与此同时,围绕语篇展开听、说、读、写相互结合的教学活动,即采取“整——分——整”的教学思路。
四、课文语篇整体教学的“整——分——整”的教学法则
传统课文教学法是“先分后总、由局部到整体”,语篇教学法则是“先总后分再总、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 “整——分——整”三环节是进行课文整体教学的有效途径。
第一个环节:“整”——这一环节的任务主要是整体感知语篇,属于表层理解阶段,要求学生听、读全文,抓住大意。这个环节可分两个时段完成:一是在课前,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基本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大致弄清课文的篇章结构。二是在课堂上,由教师针对课文主题,提出几个事先设计好的有助于学生整体理解和语篇分析的有关课文的问题,进一步帮助学生梳理对课文整体理解的思路。教师注意所呈现的问题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问题要有针对性,紧扣课文主体。②问题要有层次性,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整体把握课文。③问题要有梯度,形成信息差,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中,背景知识的传授或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背景知识对语篇的理解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除了要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外,还要考虑他们的知识结构,事先给他们提供理解语篇所需的背景知识或提供提取这些背景知识的途径。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