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教学实施
教师主要通过课堂讲授和实践活动来进行教学。课堂讲授以教学专题为单位,专题内容是在深入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融合网络相关资源,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综合确定。实践活动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微格教学等形式展开。自主探究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通过个人探究深刻掌握知识;小组协作主要通过课堂讨论或作品创作等形式进行,以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微格教学则是学生基于学科确定单元内容,对单元内容进行信息化的课堂教学设计,通过在微格教室进行实践教学,以培养其应用现代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能力。为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任课教师要转变课程意识、提高自身素养、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具备开放、发展的学习观,能够应用现代技术辅助个人学习、教育及毕业后的教学(见图3)。
该模式注重师生的自主、互动。每个教学专题独立展开,又渗透于其他专题教学中,实现了课程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运用时需要注意以下4个方面。
1.教学专题设置要合理。专题不是抛开教材,而是引导学生围绕专题充分理解并掌握教材内容,实现课程培养目标。因此,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从教学重、难点中确定专题,注重网络资源的搜集,从研究热点中提炼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完善专题内容。
2.专题内容设计要具体,突出实用、新颖。教师要认真设计专题的知识结构、具体内容和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的时效性。由于教学对象广泛,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以了解其需求与兴趣,同时,结合课改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教学内容应注重实践性、创新性。
3.教学手段要灵活。教学过程应注重师生互动及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根据专题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小组讨论、作品创作等实践活动的组织以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基于任务驱动、问题解决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实践应用的机会。课程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处理好课件的“教学性”与“性,以便既能突出重点,明确难点,又能给学生以较强的感官刺激,诱发其学习课程的内在动机。
三、结语
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摇篮,肩负着培养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的有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人才。笔者所提出的“基于师生共同体的专题教学模式”能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有效地将现代教育理念、信息技术与学生的学科专业相整合,提高学生在本专业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对高师院校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未来教师具有推动作用,对课程的有效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的复杂化及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教育模式的多样性。随着教学对象和教学实践的不同,上述模式也应动态地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