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当然,我国各级学校开展的性效果并不尽意,因为其主要内容是禁欲教育,也就是说,教师只给学生生理器官的名称、位置和解剖功能,以怀孕和染性病的危险来劝阻青少年不要参与性活动,以此抑青少年的性冲动……尽管如此,家长还是担心学校开设的性教育课有变相的性诱导嫌疑。
这里就涉及到性教育的基本宗旨是什么的问题2008年4月11—13日,浙江大学开设的为期3天的以拒绝婚前性行为为核心内容的婚前守贞培训课,就在网络上引起激烈争论,相关的网站发表了50多篇文章,200多封邮件,在《华人性健康报》编委的博客上总点击率超过了百万,争议的焦点就是:婚前守贞就能够完全杜绝意外避孕和性病、艾滋病吗?
美国学协会(APA)表示,对青少年的性教育计划不应该只是性的节制教育,应该包括一整套综合的性教育计划,如套的使用、避免艾滋病毒的方法以及了解艾滋病病毒的途径等,因为禁欲式性教育虽然延缓了青少年性活动的开始时问,但是,只有完整综合的性教育才能帮助保护青少年免于怀孕,并帮助他们免于经由性行为传播的疾病。
由于性涉及到、家庭、婚姻爱情、性心理等诸多领域,所以,我们认为性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控和承担责任,因此,目前国际通行的性教育模式是重视性道德的综合性健康教育,其中涵盖爱情、家庭、婚姻、个人权利和健康知识等内容。1997年以来,美国伊芙·恩斯勒创作的《阴道独白》之所以被译成5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包括中国的内地和港台地区上演上千场次,就是因为《阴道独白》的上演提供了一个开综合性性教育的平台;只有让女性从了解自己的体开始,才能让她们更好地维护自己,保护自己,从而男性一起实现男女平等,社会和谐的目标。
3青少年性教育是避免刻板印象的性别教育
在1934年出版的一本名为《生命之迷》的性教育手册中这样写道:“进入青春期前,可以说性本能呈中性,男女儿童两小无猜,没有意识到那沉睡于体内的主宰性力量。随着青春期的来临,男孩子有了比较专横的态度……和从前相比,他们欲望强烈,行动勇敢,思维敏捷;女孩则变得比过去胆怯和害羞起来”,今天的性教育者应该对这些不健康甚至有害的陈词滥调保持敏感性,因为它们不利于培养青少年健康地认识性问题和性别问题,性萌动的青春期是对青少年进行人格再造的大好时机,因此,把避免刻板印象的性别教育纳入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提升他们(她们)的性别平等意识并形成尊重他人的理念。
我们知道,在任何背景下都有两种性角色: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与男性联系在一起的是技术熟练、进取心、主动、竞争力、抽象认知;而与女性联系在一起的,是自然感情、亲和力、被动,等等;也就是说,性别角色是对性别界定的一般表述,换言之,作为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就意味着扮演与其性别相一致的角色。正是这种性别的刻板印象,使得女性的性行为受到了严格的文化约束,例如,在女性的经期、怀孕期、哺乳期中,性交禁忌是普遍存在的;相对而言,男性在和道德的范围内的双重标准仍具效力,例如,在大多数一夫一妻制文化中,男人的通奸行为得到了较女性更大地宽容;男性婚前与许多性伴侣发生关系是可以接受的;男性在性的数量和花样等方面拥有较大的支配权等。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男女性刻板印象很容易地被解释为内化的性角色,但是,它们不过是文化习得或社会化的产物,正如福柯和巴特勒等人一再强调的,“独立于论述之外的,未被论述污染过的,先于论述的身体根本不存在”…。社会和文化为什么要建构性别呢?主要是三个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