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现代远程,其教育方式与传统的教育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学习的过程要求学员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基于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下学员自学的背景研究,重点探讨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有效方法。
论文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自主学习
1 自主学习: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
自主学习与自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自学是学习者在没有外在的帮助下独立学习的方式,由于学习的过程当中没有同学和老师,因此要求学习者具有较高的学习自律性。自主学习并不等于绝对孤立的学习。自主学习是主动的,有主见的学习,它不是放任自流的学习,也不是自由散漫的学习。主动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和本质,它的内容包括自我识别,自我计划,自我选择,自我监控等等。 现代远程教育的自主学习是在完整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下的主动学习,这些支持服务包括教师通过电话答疑,运用网络进行交互讨论,一定时间的面授辅导,以及运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是孤立无助的,他与教师或同学可以通过现代化的通信手段进行沟通交流,也可以通过组织适当的学习小组来加强学习的互动性,克服由于单独进行学习所带来的孤独感,达到志同道合者相互激励,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目的。
2 开展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近现代以来有代表性的师生观不外乎以下两种: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说”和杜威的“儿童中心说”。
这两种观点的理论前提是“主体——客体”理论。所谓“主体——客体”理论就是将人类与自然截然划分为主体,客体两个壁垒分明的阵营:一方永远是主动的,而另一方永远是被动的。进一步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同样如此:要么征服对方,要么被对方所征服。正是由于将这一理论移植到人类的教育活动之中,这才导致了师生之间的永恒对峙。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说”以培养学生的抽象理性为由,将教师视为主体,学生视为客体;杜威的“儿童中心说”以培养学生的感性经验为由,将学生视为主体,教师视为客体。尽管表面看来两者的观点是对立的,但从双方均将师生视为对立的两极这点来说,它们在理论框架上所坚持的乃是相同的“主客二分”之说。为了破除这种“单一主体”的禁忌,人们曾经提出复主体性,类主体性,互主体性等等理论,但都未能摆脱“主体——客体”的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