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获取方式的多样化,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有用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健康的信息。高中学生处于身心全面成长发育的年龄,很容易受到网络中不良信息的诱惑。作者就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引入德育提出一些教学尝试
论文关键词:《因特网之旅》教学案例 德育实践 网络教育
一、学校德育工作要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
德育教育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信息技术同样承担着德育的重任。网络时代对学生道德规范产生很大的冲击,学校的德育工作应当积极地去适应时代的发展,因势利导,探索新时代下的德育新模式,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因特网之旅》教学案例中的德育实践
(一)教材分析
《因特网之旅》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网络技术应用(选修3)》第三单元《畅游因特网》第一节的内容。上一节课学习了《接入因特网》,这一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案例的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必修模块和网络选修模块前而部分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和上网实践经验.老师要结合学生认知基础,配合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使用因特网,了解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能够掌握浏览器的使用;熟悉登录FTP网站的方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协助工作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常见的因特网服务类型:了解WWW、FTP服务的工作过程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五)教学过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