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呼唤师承传统——对当前理科教育的人文思

2014-11-16 01:00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浅谈呼唤师承传统——对当前理科教育的人文思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关键词】理科 师承传统

    【关键词】理科 师承传统

    【论文摘要】当前中学理科教育理性色彩太浓,功利性太强,缺少人文关注。在崇尚科技所创造的物质文明而忽视所负载的人文精神的思潮面前,理科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严重错裂。不管是从教育现念、教学手段、教育,还是从当前的社会价值观或者教育的长远影响看,都必须呼咦师承传统的回归。

    师承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师生关系中的一个问题。对师生关系的认识有三种观点: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平等。传统的教师中心论基本上被现代的教育理念否定了。现代的师生关系论推崇学生中心论。我并非反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而是认为在现代教育中,对于师生关系,既不能重蹈师道尊严的覆辙,又不能彻底否定老师的影响力,面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主张重树老师的人格形象,加强师承传统教育。

    师承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是超越师生关系的一个话题,它从属于文化的范畴,它是一个学校乃至一个的一种文化传承行为。教师的教育空间应该是三维的,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和态度的影响。学生不仅从老师那里接受了知识,学会了技能,而且还感受到了思维过程的快乐,更重要的是还师承了老师的习惯、志趣、态度、思想、精神等。简单地说,是感受了老师的人格魅力并把它变成一种自觉行为,代代相传,形成一种文化传统。

    当前,虽然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虽然中学文理科不分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中学重理轻文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特别是理科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严重丧失。本文试图从师承传统这一个方面探讨现代理科教育中的人文失落问题;主张在现代理科教育中呼唤师承传统的回归。

      一、从教育观念看,现代教育主张以人为木,但关注的是学生,从而忽视了教学活动中另一主体一教师,特别是理科教师。虽然也在强调现代教育中的教师素质,但急于培养的是教师的能力,而忽视了教师的素养,很多重点中学在教师的队伍建设方面表现为事实上的重能轻德。教师的思想负荷也表出为自身的能力困惑.而不是为自身的人格忧虑。这种观念在理科教育中表现尤为突出。很多理科教师长期沉迷于数字公式之中,几乎不接触人文读物.在知识结构上就存在人文缺陷,一个在知识结构上有人文缺陷的老师,很难期求他有很高的人文素养。钱学森指出,“聪明、机灵以及所谓智力、智能都是在低层次,比智慧低一个或几个层次”。而人科传达的就是智慧。

    二、从教学手段看,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理科教育模式呈现出物质化程式化倾向。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使用,课堂教学虽然增大了信息量,但是,教师对硬件的依赖性越来越严重,教师事先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流程,然后按部就班地展开,甚至连每个教学环节的教师用语都设计就绪。这种程式化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个性是一种极大的约束,同时,对学生的个性也是一种无情的扼杀。更可怕的是整个社会处在一种唯科技的生存状态中,教师长期处在高度依赖高科技的工作状态中,作为人的自然情感和天性在教育中难以自由流露,就如一股清泉在沙漠中前行,人性的感动渐行渐无,而自己浑然不知,整个社会尚陶醉于沙漠的壮观之中,而不知那就是沙漠。现代理科教育坚硬的物质色彩愈来愈浓厚,感人的人文色彩日日在消褪。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指出应对现代技术条件下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她的学生就把“听于老师上课看成一种美的享受,一堂课往往使他们几年,甚至十几年不能忘记。觉得于老师的讲课似乎伴随着美妙的音律,鲜明的色彩”。理科同样需要文科的情感魅力,在网络科技发展迅猛的信息时代,苹果电脑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甚至这样说:“我愿以世上所有科技,换取亚里斯多德来当我的老师。”

      三、从教育伦理看,商业化的现代理科教育正在失去传统教育所具有的浓郁的伦理色彩。中国的传统教育如书院  式教育就很注重师承伦理传统,至于、武术、梨园等被韩  愈称颂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更是靠无数可歌可泣师承故事代代相传。《顾领刚和他的弟子们》一书第一次将学术接力中的“师承”因素作为专门的考察对象。本书认为:在没有现代教育体系的前提下,学术血脉的流布主要通过“家学”,在公共教育体系逐步确立的背景下,学术传统的延续则主要通过“师承”。要想发扬师承传统必须维系一种充满人性而不是铜臭的教育伦理。优秀教师在学生面前所表现的力量,人格魅力,平等、宽容、和谐和自由的教育方式,尊重与尊严的理性方法,身体力行的威望威信,言传身教的行为习惯,深刻宽广的人文关注,富有社会良知和责任感的高尚理想与志向等,就属于教育伦内涵的范畴。而现代理科教育商业倾向严重,功利性很强。师生的交流尚处在知识和能力的层面,缺乏感人的伦理内涵。

上一篇:浅论如何使高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