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适应中职学生基础,调整中职数学课程的教材内容。中职数学课教材有多种版本,很多学校还使用了校本教材,教学内容各不相同,多数仍然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型教科书,教师的教学也仍然属于传统的灌输式,这对于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都较差的中职学生来说,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很难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开发适合中职学生学情的实用教材是提高数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保障。
(4)注重数学的应用性,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对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来讲,由于的特殊性,更应该加强数学的应用性、可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数学在生活、专业方面的应用,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专业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收集大量与专业相关的数学实例,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和解决,不断激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到数学的作用,提高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学生“数学无用论”的思想,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
3注重多种教学策略的综合运用,提高教学质量
(1)注重从实际中引入数学概念,挖掘数学概念的现实背景。现实世界是数学的源泉,数学的很多概念和规律都是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大多数都有着实际背景。中职生对数学的抽象陌生,因而接受困难,这也是中职生讨厌、害怕数学的原因。数学的实际背景可以帮助中职生将数学知识和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因而从实际情景出发可以使中职生更易于接受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因此,我们应重视从实际问题出发阐明数学概念和规律,寻找数学公式或定理的实际应用,在教学时应根据教材的内容从学生所熟习的生产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实际问题出发,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推理,得出数学概念和规律,构造数学实际模型,鼓励学生在生恬中使用数学,在其他学科中使用数学。
(2)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良好的实际问题情境不仅能提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建构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对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而言,首先必须善于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中提出问题,同时注意问题的实际意义。情境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大部分数学知识的形成源于实际的需要和数学内部的需要,许多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实际,这就为我们努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人手引入新知识提供了大量的背景。在例习题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逼真的、问题丰富的环境,让数学学习抛锚在一种反映知识在真实生活中运用的境域之中,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吸引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课堂,为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奠定基础,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多元化地评定学生成绩。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以成绩为基准,应是全方位的,做到即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即有书面作业的评价,也有课堂提问的评价,还有实践活动中的评价,同时采用多种激励性评价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与提高。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人、兴趣化的教学,通过创设数学情境,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的教学,能更好地将数学知识变成丰富多彩的文化,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实实在在的东西,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