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构课外阅读平台,提高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2)
2014-12-07 01:37
导读:同时,要注意配合语文教学,著名的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我们要把读书方法的寓于课堂
同时,要注意配合语文教学,著名的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我们要把读书方法的寓于课堂阅读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托,强化基本读法的训练,“授人以渔”,做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所谓拓展性阅读,就是在阅读教学中。以语文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学习与本文有关的课外读物,把原著推荐给学生,学生可以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地进行阅读。这样不仅能立体解课文。而且能激发起读名篇、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品位和情趣。如:学了《蚊子和狮子》一课向学生推荐《伊索寓言》;学习《社戏》一课,引导学生看鲁迅的小说《朝花夕拾》;由《出师表》到《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由《范进中举》到《儒林外史》;由《荒岛余生》到《鲁滨逊漂流记》等。在这一系列的介绍与推荐中,使课内的阅读教学成为课外阅读的凭借和依托,让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扩展与补充。
第四,创设展示平台,激发阅读兴趣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实现的。即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不仅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而且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知识构建的指导者。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课外阅读成果的平台,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因此。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人生。在展示中感受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1 展示读书笔记
定期把优秀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挑选出来。粘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
2 开展课前小
让学生把近期读的文章、或阅读感悟等用演讲的形式展示出来。
3 开展征文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征文比赛活动,在本校也定期开展征文活动。
4 举办“我读书,我快乐”的手抄报比赛
展现学生阅读个性的手抄报比赛在我校几度掀起高潮,学生参加非常踊跃。
实践证明,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促进了
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课外阅读不单是学生求取知识、开发智慧的便捷手段,还是提高学生素养、培养人格精神的有效途径,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虽然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程,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千方百计拓宽渠道,设法为他们搭建阅读平台,充分利用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阅读的氛围,引导良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长此以往,就一定能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升思想品德。让阅读成为他们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001版
[2]《教育科研专题研究与指导》,华龄出版社,高长梅
[3]史建国,《教育科学研究》第二期,2007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出版社
[5]《中学语文教学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