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三位一体”继续教育机制的构建
2015-01-12 01:08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关于高职“三位一体”继续教育机制的构建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高职院校所承担的特殊使命是培
摘要:高职院校所承担的特殊使命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人才、服务地方发展,因此,高职院校继续具有其特殊的含义,高职院继续教育的长效发展是发展的需求、高职生的需求和高职院的需求。文章提出,根据继续教育现存的领导不重视、意识不强、体制不顺等问题,科学构建
、成人
高考、专业技能再教育组合的“三位一体”模块。同时,在长效运作机制中,真正落实学分对接、时间对接、资源对接、知识点对接等问题,对发展高职院继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模块;技能;
一、继续教育的概念界定
1.继续教育含义
“继续教育”这一词语最早出现于欧美
,出现之初的目的和宗旨是为了对一些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再次的、必要的专门培训,以便其能完全掌握迅速更新的生产技术,适应生产的需要。我国继续教育的概念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应运而生,较之欧美国家,出现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期,
清华大学张宪宏教授首次在国内引进“继续工程教育”这一与国际接轨的名词和概念。
狭义上的继续教育是指,向接受了某种教育后的某些特定人员(尤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技能拓展、社会规范或情感等方面的高层次的进一步追加教育。而广义上的继续教育则是指,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目前,继续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部分,是构建“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和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含义的特殊性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高职是的高等阶段,高职院校是省级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建设情况的实际需要而设立的,主要目的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专业技术型人才。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由于其必须帮助本校
学生实现学历层次提升的需求、帮助本校毕业学生具备企业所需的技能、帮助地方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因此,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含义就包含了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两个层次需求,继续教育对象也分别针对高职院校
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两种类别。
二、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功能
1.社会发展的需求
继续教育在整个终身教育的体系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是终身教育的核心组成,它是正规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对提高国民素质和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因其具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特殊功能、拥有大批的高技术专业人才、拥有大量的教学资源和实验实训场地等特点,很自然地承担了建立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学习的重要使命。高职院校中对企业人员的回炉培训、对即将毕业高职生的再培训及学历教育,可以帮助员工和高职毕业生尽快适应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实现校企无缝对接,这在无形中也将推动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
2.高职生的需求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高职教育明确定义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2007年显示,全国已有高职院校1109所,在校生人数数量庞大,占全国高校总人数的50%以上,高职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是迅速的。
但是,在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中,高职教育被等同成为次等教育,高职院校被等同成为大专院校,高职毕业生也被简单地定位为“蓝领”,高职院校成为落榜生的归宿,成为家长和学生无奈的选择,生源质量无法提高。另外,在
就业过程中,学生也往往被一纸文凭拒之门外,显示,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和家长中,有60%以上的家长希望学生能有继续教育和继续学习的机会,正规、便捷的学历教育需求便随之出现。
中国大学排名
从麦可思公司对2009届高职院校毕业生调查中可以看出,58%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课程教育无法满足初级职位的实际工作需求,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实战训练和专业技能再教育也有着迫切的需求。
3.高职院校的需求
如何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如何创立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如何在确保正常全日制教育的前提下,拓宽思路、利用资源、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如何真正实现“两条腿走路”,这些问题和思考都催生了在高职院校中发展继续教育力度的渴求。
高职院校要更好地发挥职业院校高级形态这一使命,要更好地满足学生对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的需求,要在确保全日制教育的基础上创造经济效益,就必须深入研究继续教育长效运行机制,研究出更多的继续教育项目,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