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及防控系统构建研究(2)

2015-01-13 01:13
导读:(二)大学生网络失范的内因分析 1 自身价值取向的茫然与迷乱。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取舍的关键时期

  
  (二)大学生网络失范的内因分析
  1 自身价值取向的茫然与迷乱。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取舍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产生网络失范行为,不仅仅取决于网络本身,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身的价值取向,随着与的发展,个人的价值观出现了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一些大学生在自身价值观取向上出现了偏差,自然而然地就反映到了网络活动中来了。
  2 自我控制能力的缺乏与薄弱。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大学生可以隐匿自己的身份出现在网上社会参与网络活动,在这个空间里可以放纵自己,为所欲为,一些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大学生就会利用这个便利,借助论坛、聊天室发布过激的言论或诽谤他人,而自己却可以逃避社会舆论与社会的制约和监管,不用顾及自身行为产生的严重后果。
  3 特定动机的驱使与憧憬。大学生网络失范的原因有着其特定的心理动机。主要表现在:第一,扭曲的好奇心理。网络上丰富的资源和繁多的信息满足大学生的好奇心理,但有些同学的好奇心理发生了扭曲,主要表现在网络游戏上,他们更为关心“下一关”是什么,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第二,逆反心理。大学生正从青少年成长为成年,他们对自己的想法和认识逐渐增强,对任何事物都习惯持批判的态度,喜欢持相反的做法来证明自己已经成人,并以此来追求与成年人的平等。第三,宣泄心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学习压力大,加上现实生活中遭受挫折,惶恐、烦躁等情绪时常伴随着他们,许多大学生不太愿意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周围同学和老师交流,因此,网络的出现无疑成为情绪宣泄的“合适”途径,这种压抑心情的频繁释放使他们不习惯于自制,最终导致网络行为的失范。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外铄推动与内源发展:构建防控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系统的方向
  
  构建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防控系统必须将外铄推动与内源发展相结合,注重大学生的内源发展,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具体地讲,就是在不断完善学校、社会对网络监管机制的基础上,应通过有效途径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观,促进大学生个人素质的发展,从而提高大学生对网络行为的自控力,达到自觉的而非被动的、长久的而非短暂的防控目的。
  
  (一)以、学校、家庭为一体,建立系统化的网络监管机制
  网络监管机制涉及政府、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因素,建立网络监管机制必须坚持大系统观,只有将各种要素联结成一个整体,将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全面渗透和全方位交叉协调的体系,才能建立网络监管的长效机制。
  国家应该以立法的形式对网络失范行为进行、约束、惩戒,通过这些外在的强制力量来规范和制约。学校应该针对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制定相关的制度规范,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把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融入思想教育体系中来,同时还应从技术层面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在家庭方面,家长应该积极与孩子沟通交流,缩短与孩子的“代沟”,言传身教,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孩子的网络行为进行监督,制定上网规则,规范网络行为,建立和谐的家庭网络。
  
  (二)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内在动力,树立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基于前述分析,大学生缺少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出现网络行为失范的内在原因之一,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有助于大学生明确人生奋斗目标,树立远大理想。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发展方向。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和强大的动力性,在规划大学生职业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将人生奋斗目标内化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够对网络持有正确的态度,合理使用网络。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以素质拓展体验式教育为抓手,着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意识
  在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成因中,自律意识淡薄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而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意识不仅仅是空洞的说教,还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采取有效的方式,实实在在地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意识。目前,素质拓展体验式教育就是一个富有实效的抓手。
  所谓素质拓展体验式教育,是一种以体验为主题的培训方式,是对人的思想、心理、意志、品质、能力、身体的一种磨炼和考验。在开展素质拓展体验式教育的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的特殊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出活动项目中所蕴藏的丰富理念,通过反思来获得更为清晰和深刻的认知,进而外化成自觉行动。大学生具有接受能力强、自我调节快的特点,能够有意识地将在培训中感悟到的内容运用到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有效地防范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
  
  (四)以心理咨询为突破,实现对网络失范行为的目标干预
  心理咨询是高校中针对部分心理适应性困难和面临心理危机的同学而进行及时的心理指导、危机干预和心理慰藉。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能够实现对网络失范行为的目标干预,引导学生具有良好的上网心态,走出网络成瘾的困境。
  心理咨询应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在形式上,可以通面对面的心理疏导和网络心理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在数量上,既可以采取单个对象的咨询,同时也可以采取集体咨询的方式。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一旦发现网络行为失范的目标,就要积极与他们沟通,建立心理跟踪,鼓励他们从网络行为失范中走出来,调整心态,达到理性上网的目的。
  
  (五)以大学生科技创新为载体,创新网络实践活动
  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结合自身兴趣爱好,经过选题、立项、研究、答辩等环节而开展的科研活动。在高校中,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达到防范网络行为失范的目的。
  大学生在科技创新这个平台上,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可以进行网站建设、网络信息系统开发、竞技、网络技术研究等科研活动。在此活动中,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充分安排课余时间,充实大学生活;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有所用,满足其心理成就感,正确对待网络的用途,提高辨析网络中丑恶的能力,逐渐培养其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上一篇:试论科学发展观引领下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的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