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内部审计转型的再思考(2)
2015-02-03 01:09
导读:二、高校内部多层次并存的特点决定其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内部审计转型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审计观念、审计职能、审计内容、审计手段和
二、高校内部多层次并存的特点决定其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内部审计转型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审计观念、审计职能、审计内容、审计手段和审计方式等方面的转变。目前各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差异很大,多层次并存,这就决定了高校内部审计转型不能一刀切,而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 高校内部审计多层次并存。我国高校发展水平有高低之分,内部审计所处的审计也有所不同,各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差异较大。总体来看,高校内审从审计模式上处于账项基础审计与控制基础审计及风险导向审计并存;在审计目标上,以查错纠弊为主与以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能力为主并存;在审计职能上,既有单纯的监督,也有监督与服务并重;在审计内容上,以收支审计为主与经营审计和效益审计及信息系统审计并存;在审计方式上,既有事后监督为主,也有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并重;在审计手段上,手工操作与和信息技术审计并存;在审计技术上,简单查账技术与大量运用科学的数理技术并存;在机构设置上,既有独立设置内审部门,也有纪检监察合署办公;在人员配备上,既有一人审计处也有多人审计处,且人员素质差别大;在审计作用发挥上,既有主动立项寻求更大突破的积极能动作用,也有被动从属配合的消极作用。这种内部审计多层次并存的特点决定了转型的内涵多元化。
2 高校内部审计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高校内部审计转型是在摸索中前进的,加之上述内部审计多层次并存的现状,高校内部审计转型不是搞一刀切,简单设定一个年限就能转型成功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对高校内审转型的观念转变不能一蹴而就,有的高校对内审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位,对转型的需求并不迫切;其次,现有内审人员素质不能即刻提高,传统审计下的惯性使然,审计人员从学习新理念和新知识,到实践应用并根植于日常工作中,再到确实发挥作用需要一个周期,即使是引进人才,在现有资源中能满足拥有现代内部审计理念和实践经验双重要求的人才却严重匮乏;再次,一些审计设备软件的购置、应用需要报批程序和熟练过程,才能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应有的作用;最后,高校内部审计转型也需要领导重视和其他部门的转变和配合(如提升内审地位、建立健全内控、重视风险),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鉴于此,笔者认为高校内部审计转型不是对传统做法的全盘否定,而是在以前的工作基础上,在常规审计工作中逐步利用先进技术并把效益审计、管理审计和风险审计渗透、融入日常工作中,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渐进式的转变过程,每一个层面的变化,都属于转型的一个方面,而只有当最终达到“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以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为导向的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并重”,才能算全面转型成功。
三、高校内部审计转型的关键因素
就如何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王道成会长曾提出,应该把握“六个转变”和“三个特点”。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在推进高校内部审计转型上,还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内部审计转型与领导大力支持及各部门积极配合密不可分。高校内部审计转型不是其自身有要求、有改进就能转型成功,达到转型目标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审计环境。首先是领导高度重视。内部审计转型意味着内部审计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参与决策和重要管理环节,拓宽审计范围,增加人员规模及经费需求等。高校领导在审计转型工作中应该给予实质性的支持和帮助,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制订规划,保证转型工作顺利进行;重大决策会议要求内审列席并发表意见;关心转型工作的进展;注重内控与风险管理;加强内审部门综合建设,提升审计人员素质,关键审计结果公开落实,为审计转型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其次是审计成果的获得也是建立在各部门相应的支持和配合上。现代内部审计的核念是为组织增值服务,内审不是站在其他部门的对立面挑毛病、找缺点,而是通过提供评价与咨询活动促进各部门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加强风险意识,从而促进学校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风险,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 扩大内部审计转型成果应用的宣传与推广。要提升高校内部审计整体转型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一是高校内部审计自身通过尝试转型,积累并经验,不断扩大转型后审计成果的应用;二是加强高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对转型的典型经验进行大力宣传,实现经验共享,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三是行业协会组织专门力量,深入总结在转型过程中做出成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尤其是在开展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的管理审计方面,或者在信息化条件下内部审计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好经验和做法,进行推广和交流,形成示范作用,并进一步深化转型的力度。
3 通过内外部评估来评定内部审计转型的落实情况。高校内部审计如何落实转型工作、确定已经转型的程度以及改进措施等,都需要进行一定的考核与评价,来促进转型工作的深入。一是高校内审定期开展自我评估,查找不足,强化改进措施,推进审计转型工作不断深入;二是各高校之间应进行同业互查,互相帮助,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探索在转型与发展上有成效的方式与方法;三是行业协会通过设定实用可行的评估指标,定期开展对高校内审的检查与,树立转型成功的典型予以奖励,对转型不到位的审计部门进行激励并提供一定的专业指导。
4 多途径地提升审计人员素质。内部审计转型的关键在于审计人员来落实,审计转型对审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一要通过学习提升既有人员的素质,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宏观意识和全局意识,使其能从多个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二要根据转型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审计技术人才,改变目前审计人员专业结构单一的状况,形成掌握现代审计理念、拥有科学审计技术的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三要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审计研究和信息交流,“围绕审计搞科研,搞好科研促审计”,积极探索高校内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握现代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趋势,推进高校审计转型与创新。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高等正由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内部审计工作转型是适应形势的需要,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内部审计转型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功能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