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共青团服务于高校就业创业一体化教育新职
2015-02-02 01:07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关于共青团服务于高校就业创业一体化教育新职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高校就业一体化是和发展的必然需
[
摘要]高校就业
一体化是
和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体制下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共青团组织具有覆盖率高、集聚性强的特点,应积极发挥共青团的引导、组织、创新、服务、反馈职能服务于大学生就业创业一体化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一体化教育的实效性。
[论文关键词]共青团 就业创业 一体化 新职能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是就业之母,要扩大就业岗位就要大力鼓励创业”,强调“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普通高校应紧紧围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针对大学生急需提高的就业、创业能力,整合资源,做好就业创业教育。
大学生作为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群体,其健康成长和协调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高校团组织是高校中成员最多的团体,充分发挥团组织对广大团员青年的引导作用,通过选取适当的载体和实践活动来推进以创造性就业为目的的就业创业一体化教育,既能够促进共青团育人和科技创新、创业实践的有机结合,又能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因此,高校共青团工作必须要敢于而且也要善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承担起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的责任,开创出高校共青团工作积极服务于大学生就业创业一体化教育的新局面。
二、共青团服务于高校就业创业一体化教育的必然性
1 服务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团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全团要高举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旗帜,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作为服务青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的根本功能是育人,也就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高校共青团服务育人这个目标,重点要从思想引领和成长成才服务人手。在2008年危机影响下,实体经济领域也受到严重影响,就业压力日益严峻,单单从2009年
严峻的就业形势中我们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了。对高校而言,大学生群体人数众多,就业压力大,社会影响面广,因此,高校共青团作为接触青年的一线组织,更需要把服务于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2 高校共青团服务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校
生数量大幅度增长,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日益增大。在这种背景下,能够实现就业与创业兼顾的创业教育开始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兴起。创业教育不仅是大学生自主就业的教育途径,而且是大学生实现
的基本保证。就业创业一体化教育已成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就是创业能力,创业教育与学术性教育和就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一体化教育是高校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内在要求。
3 服务好高校就业创业一体化教育是共青团服从党政大局的必然要求。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党和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本质上是青年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是对人才资源和国家财力投入的极大浪费。高校作为中国事业的前沿阵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应该更好更快地加强学生就业创业一体化教育体系的构建,进一步做好创业教育,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因此,无论是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还是从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优先服务好大学生就业创业都是高校共青团服从党政大局的必然要求。
三、共青团服务于高校就业创业一体化教育的新职能与途径
1 挖掘共青团的引导职能,形成就业创业一体化教育核心价值体系。以共青团工作中的“示范点”“党团员先锋岗”等为载体,实施“双培养”,既把创业成果突出的大学生培养成党团员,又把党团员培养成创业先锋,实现“团建”与“创业”的互动双赢。高校共青团工作通过其特有的“推优入党”等职责,培养已创业的优秀学生入党,有利于对其他学生进行引导。创业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可以有效地激励学生思考自己该如何做、怎样做。在包含多个创业党团员榜样的党(团)支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组织文化和核心价值将使其他学生产生对组织目标、行为准则及价值观念的“认同感”,自觉接受组织的共同价值及行为准则并付诸行动,从而产生出更多的创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