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综合性教学探索(2)

2015-02-14 01:06
导读:由于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是多渠道、多角度的,他们的知识面相对较宽,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欣赏课上,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结合与所

  由于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是多渠道、多角度的,他们的知识面相对较宽,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欣赏课上,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结合与所欣赏乐曲相关的文学作品,开拓学生的视野。如在欣赏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前,教师先向学生介绍18世纪德国诗人席勒和他的诗歌《欢乐颂》,当吟诵到“只要在你温柔的羽翼之下,一切人们都成为兄弟”之处时,适时地播放贝多芬的终曲乐章,让学生在辉煌的乐章中真切感受到超越时代、超越种族、超越地域、超越国界的人间大爱。席勒诗词中的文字生动地界定着音乐的情感,反过来,贝多芬式的震撼乐音又烘托着诗歌的意境,二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2.音乐同结合。马克思说过:“、哲学和科学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虽然音乐和哲学艺术掌握客观世界的方式不尽相同,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知识和知识的概括和。但它们所掌握的对象都是同一个客观世界。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思维发展的最高形式,音乐代表着人类感性思维发展的最高形式,两者共同建构着人类绚丽多彩的精神王国。
  那么,如何用具象的音乐来表达抽象的哲学呢?其实在浩瀚的音乐海洋中也不乏用音乐来表现哲学的实例:如在介绍理查·斯特劳斯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哲学家尼采的同名散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部著作是尼采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在这部哲学巨作中尼采宣告“上帝死了”,让“超人”出世。教师在充分的理论铺垫之后,让学生听赏这首关于抽象思想的音诗。理查·斯特劳斯完全采用尼采论著中的标题作为自己交响诗中各乐章的标题:“隐居人”“极度的渴望”“欢乐与热情”“死亡之歌”“科学”“”“舞之歌”和“夜游者之歌”等八个乐章,斯特劳斯赋予这首音诗戏剧性的音乐冲突,可以说作品的梗概是尼采的,然而内容和细节上属施特劳斯的风格。学生在这样一部经典音乐作品中,不但得到美妙乐音的滋养,同时对尼采的哲学有了全新的认知,通过细腻感性的音乐,多层次、多角度解抽象理性的。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音乐同绘画携手。音乐与绘画是艺术领域中两种不同的门类,从艺术的存在来划分,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从艺术的运动方式划分,音乐是动态的艺术,绘画是静态的艺术。然而,音乐和绘画又存在着许多相通之处,两者借助不同的媒介物,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向人们传达着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内容。音乐史学家安勃罗斯曾经说过“音乐是心灵状态最伟大的画家,也是一切物质最不高明的画家”,道出了音乐和绘画艺术的关联。如说绘画中的术语“色彩”“色调”和“线条”等词时常作为音乐用语出现在音乐评论中,而音乐中的术语“节奏”一词也经常用于界定绘画中的风格。英国伟大的学家、家、天文学家牛顿曾对乐音的振动频率及颜色的波长关系作过研究,他认为音乐中的C、D、E、F、G、A、B七个音的音高分别同绘画领域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相对应,这也给音乐工作者们试图将乐音同色彩相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赵宋光先生曾经明确提出,当前不仅要努力克服听觉(音乐)与视觉()彼此分割的传统习惯,还应注意对一向被忽视的薄弱环节予以特别关怀。
  当欣赏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斯克里亚宾的交响诗《普罗米修斯》时,可以尝试把各种调性与具体的色彩相对应,如用白色、红色代表c大调;棕色、金色、橙色、玫瑰色代表G大调;黄色代表D大调;玫瑰色代表A大调;蓝宝石代表E大调等。教师可以效仿斯克里亚宾的做法,用投影做成七色光键盘,把色彩投放到幕布上来配合音乐,以产生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艺术效果。学生在这种双重感官的刺激下,能够对这首交响诗有进一步的了解。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4.音乐同戏剧联袂。音乐同戏剧天生就有着不解之缘,我们知道,现存最早的戏剧产生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戏剧产生的基本元素之一就是属音乐范畴的民间歌舞。此外,在古希腊时期上演最频繁的戏剧中总有“歌队”的助威,一方面对戏剧起着烘托气氛的作用,一方面担任着大幕的职责。由此可知,音乐和戏剧有着必然的种种关联。因而,教师在设计音乐欣赏课时就要考虑将戏剧元素融入其中。如设计欣赏19世纪浪漫乐派大师瓦格纳的音乐戏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时,就要着重强调音乐同戏剧的结合,两者相互依托,相互协助,这时音乐是手段,戏剧是目的,音乐与戏剧共同联手为“乐剧”的发展推波助澜。
  由于大学生生理、都已趋向成熟,具备了初步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并且具有旺盛的求知欲望,此时期的音乐欣赏课程应当充分挖掘音乐的内涵,加强音乐与其他艺术和相关文化的联系,这为接受综合性的文化积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渗透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音乐欣赏课程也在探索综合性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其学科价值。音乐是人文的,因此不应只是单纯追求知识技能,而应该追求对文化品格和精神内涵的感受和理解。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音乐常常让我们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超越,我们应借助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联合一切相关知识领域,深入挖掘音乐文化内涵,通过有限的课堂欣赏教学扩展学生无限的艺术视野,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升音乐修养和文化素质,陶冶高尚的艺术情操,最终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 
上一篇: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双师教学模式探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