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析高校师生关系及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2)

2015-02-20 01:07
导读:近年来,高校加大了改革力度,不断有新的教学、科研和方面的改革措施出台,纵观这些改革,其突出特征是都热衷于量化管理,与报酬挂钩。教学或科研

  近年来,高校加大了改革力度,不断有新的教学、科研和方面的改革措施出台,纵观这些改革,其突出特征是都热衷于量化管理,与报酬挂钩。教学或科研都制定了量化指标,只要教师完成指标,考核合格,就能获得相应报酬,把教师导向了完成工作量和科研量,从而忽视了教学与科研的质量。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更使高校导向了化和官员化,“教得再好,不如当个领导”是现实写照,令教师难以安心教学,竞争领导岗位者趋之若鹜。更有改革把教师纯粹当成了“车间工人”,忽视了教师创造性劳动和主观能动性的价值,令教师没有成就感,严重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他们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学生身上,不愿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师生互动作用难以有效体现。如今教师们忙科研课题、忙评职称、忙提高学历等现象,与这些不成熟的改革不无关系。人际关系交换理论告诉我们,人们之间的交往是具有一定交换性的,通过交往,双方均从对方获得某种报酬、回报和结果,这种交换可是金钱或物质上的,也可以是感情上、上的。显然高校的某些改革,令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付出不值,难以得到显性回报,因此也就导致了教师教学态度与贡献方向上的变化。
  四是教师信息传递的单向性和主导性与学生的漠视性和功利性,使得交流难以得到积极有效的回应,造成信息中断或互动短暂而使关系难以为继。高校师生之间首先是教与学的关系,这一角色定位使师生在交往过程中教师处于强势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弱势与被动地位,常常造成教学信息传递呈现单向性,很多信息只有发出与接收,没有反应与回馈,造成信息断流,交往互动难以为继,关系难以发展。而有些教师,由于所采用的教学语汇主导性太强,无意中给交往设置了障碍,令学生难以回应,从而影响了互动氛围。对于学生来讲,也有很多原因,学生会因为当初所选的专业并非自己所爱,学习上没有积极性,对教师的话题不感兴趣而不愿回应,致使互动无效;会因为成绩、奖学金评比、论文选题与等问题主动与教师交流,以获得帮助,交流的目的性很强,功利心很重,问题办结与否都意味着关系难以持续。而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由于受家庭宠爱或家庭地位的影响,表现出的自我优越感和自我中心,时常会对教师的互动交流表现出漠视或不屑一顾,这不仅令教师难堪无奈,无法应对,也是造成当今师生关系疏离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受网络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宁愿把时间花在网络上聊天或玩游戏,也不愿与教师来往互动,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三、师生关系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师生关系作为高校中的主体关系,所营造出的人际和教学氛围,不仅对师生个体产生影响,也对师生群体产生影响,最终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毋庸置疑,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和谐教学氛围的营造,增强内聚力,减少摩擦,产生出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和互补短长的效果,并像催化剂一样,对达成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归纳师生关系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个性化人才培养和学生才智发展的影响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教师通过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不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从而使学生成长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教师通过课堂内外的课业教导、生涯指导实现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产生影响,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不断促进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发展。需要强调的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是一个个别教导与因材施教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个性才智的发掘与培养,对促进学生心智健康发展和特殊人才的发现与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纵观世界上许多杰出人才的成长,无不与这种有益的影响与培养有着密切联系,我国高校之所以难以培养出俊杰式人才,这是症结之一。
  (二)对和谐教学氛围营造和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是完成教学计划,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过程,能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学信息传递质量的高低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的默契程度,取决于师生间相互欣赏的程度,取决于课堂上师生的心境、情绪、精神状态和对待教与学的态度,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氛围。也就是说,教学氛围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很显然,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师生间实现有效互动,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反之,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得教师身心疲惫,有时不得不利用自己的权威或采取严厉手段来维持课堂秩序。应当承认,无论课堂教学气氛是积极和谐,还是消极压抑,或是对立紧张,都是教师和学生心理与行为的直接反映,折射出师生关系的现实状态。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对师生个人身心健康和教学积极性的影响
  师生关系反映在心理上,常常表现出亲近与疏远、吸引与排斥、欣赏与厌恶、尊敬与轻视等行为现象,不仅对师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也对师生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产生影响。伴随着课业进程,师生间会在课堂内外或学校内外不断发生着各种不同的交往活动,这种活动既有课业学习的需要,也有情感交流的需要,对师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和谐融洽的交流自然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从而调动起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与学积极性的提高,对教学工作和学生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如今,高校教师的教学压力、科研压力、生活压力以及不断改革的管理压力等都令教师深感压抑,身心疲惫;而学生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家庭压力等也令学生自顾不暇,精力难聚。如果教师能够主动热情地关爱学生,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交流、沟通,就能实现信息畅通,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释放压力,相互激励,对促进师生身心和谐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对教师教学信誉与学校办学声誉的影响
  高校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师本人的教学信誉,也影响到学校的办学声誉,对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职业生涯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为学校的声誉来源于办学质量,最根本的是来源于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信誉,两者相辅相成。教学信誉是教师自身水平、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学校会因为有高水平和高素质的教师而赢得学子们的青睐,形成人才培养良性发展态势;而办学声誉则是学校软实力的体现,是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长期精心维护的结果,学校会因为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而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形象,实现健康发展,为和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由此可见,师生关系既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发展,也可以影响一个学校的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努力营造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之成为对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的有利因素。
上一篇:关于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多校区办学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