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2)
2015-02-20 01:08
导读:二、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 《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在新形势下,各地各高校要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全面
二、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
《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在新形势下,各地各高校要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培育中国特色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笔者认为,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坚持以科学理论为,保持学生社团正确的发展方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青年学生,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确保大学生社团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学生社团在坚持自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同时,必须要接受学校的管理与教育,尤其是在政治方向上。要积极开展融思想性、教育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各类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大力扶植理论型学生社团的建设,帮助青年学生认清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同时,积极发挥理论型社团的辐射带动功能,促进其他类型社团共同健康发展。
2.坚持全员教育理念,强化对学生社团的管理与服务。坚持全员教育的理念,将学生社团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建设工作中进行整体规划、通盘考虑,加强对社团的管理、指导与服务。要专门成立生社团的组织机构,配备人员,扭转长期以来高校对学生社团管理主要依靠团委和学生会兼管的管理松懈局面。要形成学校教学管理、学生工作、后勤部门都积极支持社团活动,党政工群都关心学生社团的格局,积极开展在学生社团建立党团组织,为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营造良好的。学校各部门、各单位要在活动经费、场地设施、指导教师、社团骨干培养等方面加大对社团的管理与服务,促进学生社团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3.坚持以学生多样性需求为导向,大力扶植新型社团建设。当前,社会的多元化和青年需求的多样化交织发展,青年群体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尤其是“90后”大学生,他们更关心自身素质的提高、技能的发展、个性的张扬和自身权益的保护。因此,那些能够提供到企业、就业机会,增强能力、沟通能力,跟专业技能挂钩的社团格外受学生的追捧。另外一些能够展示学生个性的新社团如街舞俱乐部、漫画社等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学生社团建设过程中,高校要适应学生发展的新情况,坚持以学生的多样性需求为导向,大力扶植各种新型学生社团建立,促进高校学生社团层出不穷。
4.坚持社团品牌化建设,推进社团大发展。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状态,一方面学生社团空前活跃,另一方面良莠不齐的现象也客观存在,影响了学生社团教育功能的发挥。努力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扶持与指导力度,不断推进学生社团活动规模化、精细化、精品化,积极创建能够反映学校发展、代表师生精神面貌、反映时代要求的品牌学生社团,走社团建设品牌化道路,是学生社团建设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5.坚持社会化运作,增加社团经费保障。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四个渠道:学校拨款、社会赞助、社团会费、自身创收。虽然每年学校都会给社团一定的经费资助,但数目很少。高校经费紧张,而且社团活动经费大多并不在高校预算之内,这种状况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学生社团的社会化发展,尤其是资金的募集是现实的要求。同时,寻找社会赞助的过程,也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锻炼才干、提高实践能力的过程。为改变学生社团在争取赞助过程中各自为政、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的局面,高校可以以项目运作的方式,寻求长期稳定的校外赞助,实现学生社团和商家的双赢。同时,将社团经费与学生社团的等级和活动情况直接挂钩,向社团活动开展得好、学生认可、满意度高的优秀学生社团倾斜。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高校的教育和管理者,要积极关注和认真研究学生社团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要积极探索网络社团、跨校社团和学生社团刊物的管理等问题,认真研究学生社团之间、学生社团与学生会等学生组织之间的关系、学生社团活动个性化和社会化程度增强等问题,通过创新工作内容和形式,及时纠正和解决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增强学生社团和社团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帮助大学生提高素质,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