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校务公开在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2)

2015-03-05 01:09
导读:教职工在思想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往往都是实际问题在其头脑中的反映,校务公开的实行,为解决教职工思想问题开辟了一个新的有效途径。涉及其切

  教职工在思想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往往都是实际问题在其头脑中的反映,校务公开的实行,为解决教职工思想问题开辟了一个新的有效途径。涉及其切身利益的事项一旦能够公开透明,就能避免一些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并能够遏制不正之风的滋长,保证高校的稳定。所以,校务公开能够促进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3.1校务公开能够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在高校内部体制改革中有许多问题都涉及到办学效益和教职工的切身利益的事项,要想处理好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就必须加强管理和民主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权利的实现和落实,又是落实和实现教职工其他合法权益的保障和基础。通过校务公开,将学校的改革方案、发展规划交与广大教职工讨论和决策,能够激发教职工参与学校发展前进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避免决策的重大失误,体现了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方针,有效的尊重了教职工们的主人翁地位和民主权力,使其体会到了自己在学校工作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2校务公开能够协调高校内部人际关系
  校务公开使广大教职工真正了解学校的发展和重大的决策,了解涉及每一位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情。让大家了解到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每个人的发展目标从根本上一致的,目标的一致对群体产生了凝聚作用,大家就会相互配合,协调工作,齐心协力,互相支持,一起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校务公开也使大家了解学校领导勤政廉洁的情况,学校所办的事情透明度增强,让教职工参与民主监督,大家有(下转第17页)(上接第30页)了公平公正的感觉,干群的思想自然就沟通顺畅了,人际关系也就协调了。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3.3校务公开能够营造高校和谐的政治
  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义国家,“人民享有充分的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广大教职工作为国家和学校的主人,当然有权利参与国家教育事业和学校教育工作的管理。因此要在高校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这样才能形成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校务公开是一项“阳光工程”,它的本质就是推行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通过校务公开,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能够使校园内有正常的民主秩序,浓厚的民主气氛。校务公开将学校改革过程中涉及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公开,使得教职工能够知校情、参校政、议校事、督校务,拓宽了教职工参政议政的渠道,集思广益,营造良好的校园和谐环境,同时也能达到教职工的个人精神、物质利益的满足与学校发展目标的统一。
  3.4校务公开的推行要宣传到位
  校务公开在推行过程中如果没有广大教职工实实在在的参与,即使学校领导层将校务公开的再好,校务公开也仅仅是一个形式了,如同面子工程一样,不见实效。目前,部分教职工还对校务公开的意义和目的不是十分了解,这就需要加大向广大教职工宣传教育的力度,提高对校务公开的认识,使其认识到实行校务公开是社会主义国家权力的基本属性所决定的,有利于学校管理体制度改革与创新,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能够密切党群关系、政群关系、干群关系。要把教职工被动参与转化为主动参与、积极投入。只有教职工满腔热情的参与进来,校务公开工作的初衷才能落到实处。
  4.结论
  校务公开是从思想政治工作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出发,二者的任务目的是统一的,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活动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逐步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过程。通过校务公开实现了教职工参政议政的愿望,保障了教职工的民主权力,发挥了教职工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要进一步加快校务公开的步伐,不断探索,把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高度。■ 中国大学排名
  
  【参考文献】
  [1]崔长珍.简论高校校务公开与构建和谐校园[J].河南大学学报,2009,3:115-118.

上一篇:浅谈会计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的运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