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的思(2)
2015-03-19 01:53
导读:三、通过思想推动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的途径 针对在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思
三、通过思想推动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的途径
针对在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
1.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观上的偏差,正是不良或不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反映。因此,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就业观教育,要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相结合,针对部分学生在就业时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置国家需求及利益于不顾的错误倾向,给予适时引导,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自觉地把个人前途同祖国命运结合起来。具体说来,可通过“两课”、举办爱国主义教育报告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情况,正确分析就业形势,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可立业”的就业观。
2.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和职业道德。在经济转轨时期,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地方大学生表现出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日益突出,诚信意识、法制意识淡薄。但在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挑选人才时多以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为
招聘人才的重要标准。因此,在就业指导中,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加强大学生公德心、责任感、职业和敬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其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课程,使学生对职业道德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并将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使其融入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中去;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毕业的机会进行实践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水平。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意识。法律意识是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在大学生过程中,一方面往往会出思想松懈,纪律观念淡薄,甚至违法乱纪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毕业生缺乏社会经验和法律知识,其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容易受到侵犯。针对这一情况,第一,高校要通过开设法律基本课程、举办法制讲座、印发法律宣传资料等措施来加强对毕业生的法制教育,特别是加强对《劳动法》的宣传。第二,要进一步完善对毕业生的奖惩制度,严格的纪律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4.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由于受到专业能力、院校知名度等因素的影响,地方院校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受到歧视或无法正常就业的现象屡有发生,致使他们产生紧张、焦虑、沮丧等消极情绪,因此如何缓解地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方面,地方院校职能部门要对就业指导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组织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以加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另一方面,地方院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收集就业信息,教师、班主任和
辅导员要掌握学生就业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
5.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
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和就业范围逐渐扩大。大学生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还要有较好的创新能力,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对于地方院校就业指导部门来说,一方面要帮助大学生树立“不靠岗位维持,要靠岗位创新”的观念,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到三资企业、集体企业、个人企业以及私营企业中就业;另一方面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鼓励他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同时地方院校还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邀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
来学校进行讲座,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素质,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总之,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影响着高等学校的发展。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满足大学生的就业理想,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努力,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以帮助地方院校大学生顺利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