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文化新特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视
2015-04-01 01:18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试论网络文化新特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视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当前,手机、互联网等新兴网络媒体已经成为
[
摘要]当前,手机、互联网等新兴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的新阵地。网络的多样性、网络信息的无序性、网民身份的复杂性、网络交往的虚拟性、网络行为的从众性等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深入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新趋势,指出了大学生网络文化的新特点,为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了新的视域。
[论文关键词]网络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信息以其速度快、信息容量大、覆盖范围广、便于互动等特点,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但网络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文化的多样性、网络信息的无序性、网民身份的复杂性、网络交往的虚拟性以及网络行为的从众性,容易导致大学生对负面信息和藏身于网络之后的敌对分子缺乏辨别能力,不假思索地接受网络群体性意见。因此,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应关注的新领域。
一、高校大学生互联网应用的新趋势
当前,高校大学生在网络的应用方面,主要呈现出以下趋势:
1.互联网的宽带化和无线化趋势。目前,我国通过有线(固网)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占92%,其中使用宽带的占97.9%,随着光纤主干网络建设的推进和上网费用的下调,使用宽带的用户比例将会更高。宽带网络的大规划应用使上网速度更快,多人同时在线参与的网络活动也更加简便。同时,基于3G技术的手机上网业务的推出,使无线网络建设的速度空前加快。互联网的宽带化和无线化趋势,最终将使大学生的上网方式更加便捷化和多样化,也将增强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影响力。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2.网络终端的便携化和随身化趋势。随着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生产的规模效应,拥有笔记本电脑的大学生比例大幅上升。据宁波某高校的一项,学生中拥有笔记本的比例已达到90%以上,且一般都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笔记本的便携化、小型化、轻型化趋势明显。同时,手机运营商为了配合3G业务的推广,在学生中大力推广宽屏互联网手机,使其成为如今的主流手机。网络终端的便携化和随身化趋势将实现大学生上网的“意识行为一体化”,上网的意愿、行动和上网设备、将实现无缝对接。
3.网络界面的便捷化和多媒体化趋势。网络界面是人与网络终端(如计算机、手机)之间传递与交换信息的媒介。出于“顾客至上,便捷使用”的设计理念,现在的网络界面在操作上更加便捷,以苹果iPad和iPhone为代表的新型电脑和手机,甚至已实现了脱离传统网络浏览器的网络操作,网络界面已步入了“一键式操作”时代。同时,网络界面已从单一的浏览查询信息拓展到听、看、玩游戏、做动画等一系列多媒体应用。宽带技术的广泛应用,更使得网络多媒体应用更为流畅。网络界面的便捷化和多媒体化趋势,将使大学生上网操作更简单,内容选择更丰富。
4.网络交流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趋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中国网民中使用即时、博客、邮件、社交网站、论坛/BBS等进行网络交流的比例分别为70.99%、57.7%、56.8%、45.8%、30.5%。这一趋于均衡的比例,一方面表明了网络应用技术的拓展为网络交流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网络交流的方式已进入个性化和多样化并存的时代。博客、微博、社交网站等新的网络交流应用技术的出现,为网民提供了个性化的发表意见的平台,催生了网络领袖、网络民意代表等新的“网络权威”。网络交流的即时性、个人意见传播的瞬时性、网络覆盖的广泛性相互结合,增强了网络意见的重要性。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文化的新特点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提供了新的平台,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生网络文化,为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视域。
1.网络流行语浓缩热点。社会热点和
校园热点在校园网中催生了一系列网络流行语,并进一步形成网络舆情。因杭州“7·5”飙车案产生的“欺实码”,因天涯热帖《
怒问:谁替我签的
就业协议书?注水的就业率!》产生的 “被就业”,因浙工大学生杨济源见义勇为产生的网络名言“男人可以没才,可以没钱,但不可以没责任感”,都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杯具”(悲剧)“柜族”(集装箱住人)等,反映了大学生对人生的迷惘和担忧。而“什锦饭”“八宝粥”的出现,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央领导同志的认同和拥护。这些网络流行语浓缩了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对理想的追求、对自身的定位,成为高校网络文化的一种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