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析导师参与下的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

2015-04-01 01:18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试析导师参与下的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研究生思想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导

  [摘要]研究生思想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师是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的纽带。目前,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着重视专业教育、轻视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流于形式等问题。文章结合对广州大学若干著名导师的访谈和相关文献,提出了把研究生的思想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针对研究生进行差异性教育,增强导师自身专业知识和情操等促进研究生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 思想教育 导师参与 

  
  当今时代,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历教育的最高层次,直接影响着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的发展。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导师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不但要教会研究生“为学”,而且要潜移默化地向研究生传授“为人”的准则。因此,要想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研究生,就要重视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导师参与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一、导师与研究生思想教育的关系

  “导师制”(tutorial system)是早在14世纪由英国教育家提出的。17世纪,英国的牛津、剑桥等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普遍采用这种制度,其实质也就是对研究生进行的“个别辅导制”。1937年,英国学者林迈可(Michael Lindsay)受聘为燕京大学学导师,在燕京大学领导创办了牛津大学式的导师制,国内其他高校也相继效仿实施。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导师制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大,从最早的“一师一徒”发展为“一师多徒”“多师多徒”(导师组制)及“团队制”(由一个大导师、多个副导师及一群研究生组成)。
  目前,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接触最多,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自己的导师。有学者认为,“从教育的本质看,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有两个功能:一是通过传授科学知识,使学生知识化;二是通过传授社会思想意识,使学生社会化。前者是教书,后者是育人。教书和育人是一个统一体,二者是紧密结合的”。换言之,一方面,导师负责研究生的学业发展,研究生学会“研究”,学会“做学问”;另一方面,导师对研究生起着向导和楷模的作用,其言行举止对研究生的思想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思想品德、治学和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研究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曾在1998年初对全国29所院校的研究生进行了关于研究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研究生对德育内容和途径的评价的问卷。调查表明,在思想成长方面,研究生认为影响最大的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例如导师、同学、朋友、父母及亲友等,选择“影响最大”和“较大”的高达79.6%;社会、社会实践活动及社会工作锻炼的影响次之;而传统的德育教育途径和方法对研究生的思想成长影响最小。由于导与学的特殊关系,导师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对研究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具体来说,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
  1.示范作用。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年,除一年级有较多的统一上课时间外,其他时间大多以导师为核心,围绕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方向进行学习。正因为如此,导师对研究生的素质和思想感情比较了解,导师在授课和科研中所渗透的德育内容也易于被研究生所接受。研究生最为熟悉的可能首先就是自己导师的奋斗经历,他们的为人和为学态度的形成往往源于对导师的效仿和与导师的交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必以正”,这些至理名言也都强调了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因此,导师在治学和做人方面都应该为研究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导向作用。由于研究生的研究型学习的特点,大部分学生都要完成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他们往往分散在不同的实验室或不同地区,特别是在进入论文准备阶段后,导师负责制下的研究生基本上只与导师及同门的研究生接触。这种学习方式的分散性,使研究生德育工作很难像本科生那样利用班级活动进行,只能由导师结合学习、科研和日常生活随机进行,例如在科研活动中培养协作精神,在实际的调研中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导师按照自己的道德认知和政治标准对研究生的言行加以评价,研究生也会将此内化为自身的认识和习惯。因此,由导师来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教育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导师制”下的研究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问题

  2000年4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为学、为人都产生着重要影响,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研究生导师应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随着研究生人数的剧增,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各个高校的重要事务之一。由于导师与研究生的特殊关系以及导师对研究生的不可替代的影响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依靠导师队伍,引起导师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参与。然而目前导师对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常常受不到应有的重视,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上一篇:试论网络文化新特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