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创新高校教(2)
2015-04-11 01:24
导读:2、创新高校教学工作是进步和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初步完成了规模扩张,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
2、创新高校教学工作是进步和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初步完成了规模扩张,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我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高校唯有不断及时地创新教学管理工作,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为实现我国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也才能在
实施一系列“便民、惠民、利民、富民”工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创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路 1、提高认识,加强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建设。教育质量是高校办学水平的综合反映与集中体现,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都必须对学生负责。因此,各高校应统一思想,提高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努力培养机遇意识、挑战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切实将教学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应有的高度,重点抓好落实。
2、内强素质,外引人才,扎实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能力水平。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数量与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高校教学管理的水平和发展速度。高校应本着“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骨干人才”的原则,一方面,整合优化现有管理资源,最大限度利用好现有管理人才的优势与潜力,稳住队伍,留住人才,推陈出新,以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按照“立足高校,提高为主,多种方式,按需
培训”的思想,对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层次的管理人员采用不同的措施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培训,倡导管理人员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提高中工作”的思路,建立起一支精于研究、善于创造、敬业爱岗、精通业务的管理队伍;另一方面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严把人才关,按照合理的师生比例引进一定数量的管理人才,以补充现有管理人员的不足,增加管理人员的总体数量。[4]
中国大学排名 3、加强制度创新,不断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制度创新是基础,机制完善是关键。[5]各高校应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这个根本任务进行深入研究,在借鉴其他院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推进管理人员的激励与人文关怀制度,学术评价与监督制度,领导下课堂听课等制度的完善,并继续健全校、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督体制,督导组反馈等机制,使其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及时经验,找出管理运行中的不足与漏洞,不断充实其内容,丰富其内涵,规范其管理,齐抓共管,逐步形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模式。
4、增加教学管理工作投入,大力推进教学手段改革,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各高校应努力推进教学管理手段的改革,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在管理内容、目标、形式等方面花大力气,下大功夫进行修订、完善和革新,注重过程管理和量化控制,突出管理手段跟得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步伐,跟上学生多元化、个性化需要的形势。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领导和部门都应给予教学管理作充分的重视,在、财力、物力方面加大对教学管理的投入,用于创设教学管理手段改革,及时淘汰陈旧落后的设备,力争使教学管理手段更加多元化、科学化、信息化。
总之,高校教学管理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
系统工程,需要校、院(系)管理人员和师生共同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只有形成人人关心教学管理,人人参与教学管理,校、院(系)师生三层联动的舆论氛围,才能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兄武、徐银香: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J],中国教育,2007(2)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2]牛传荣,施萍: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情感因素[J],黑龙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
[3]张锋:高校院(系)教学管理中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第1卷(3)
[4][5]蒋爱华、周建华:关于创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总第128期,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