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班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模式设计的原
2015-04-20 01:24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关于高校班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模式设计的原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
[
摘要]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学生党支部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细胞原。高校班级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模式设计应当坚持质量为先、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等原则,可以采用以提高素质为目标、以提高业务素质为目标、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等几种方法进行组织生活模式设计。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 组织生活 创新设计
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充满生机的有机体。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新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班级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是进行党员、与监督的重要制度,是增强党性,提高学生党支部战斗力、凝聚力的有效载体。因此,积极探索高校班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模式设计原则与方法,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就成为高校党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校班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模式设计的原则
以学生党建工作的要求为出发点,高校应结合其人才培养的特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通过精心策划的组织生活,使广大学生党员受教育、强素质,增强班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开展的有效性。
(一)质量为先的原则
提高高校学生党组织生活的质量是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增强高校学生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客观要求,也是不断发挥高校学生党组织生活作用的内在要求。高校学生党组织生活模式创新要围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特点,寻找提高组织生活质量的支撑点,突出时代主旋律,促进学生党支部健康发展和学生党员思想认识的提高。
(二)育人为本的原则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主要目标在于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既要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和灵活化,又要有明确的主题,要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党建的主体,因此,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模式的创新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一方面,组织生活模式必须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进行精心设计与合理安排,以学生易于接受、乐意参与的方式展开;另一方面,组织生活模式的设计必须集中全体学生党员的智慧,在组织生活中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实现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四)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高校学生党建的工作,并创造了许多组织生活模式,如理论学习和专题报告会的模式、专题文艺演出等寓教于乐的组织生活模式,这些传统的组织生活模式在当前的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中依然行之有效,在实际工作中应当继承。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模式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比如,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网上党支部”,让学生党员以及大学生在网上参加支部的组织生活,增强党组织在大学生中的吸引力。
二、高校班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模式设计的方法
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要有活力,关键要有明确的工作思路、科学的工作方法、“活”的工作形式和“实”的工作内容。班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开展既要不断创新组织生活的形式,又要使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才能使党组织生活的开展达到受欢迎、起作用和有成效的目的。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一)以提高政治素质为目标进行设计
学生党组织生活的内容应围绕增强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党性修养,促使其从思想上入党。活动形式如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竞赛活动等。可以先设定主题,围绕主题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组织力量制作课件,选派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党员作阐述。这样既能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能锻炼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此外,还可以形势报告会和组织专题报告会的形式,使学生知国情、懂社情、察民情,激发学生党员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把自我的成才与社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增强成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