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地位和内容的对策思考(2)

2015-04-25 01:10
导读:同时针对认识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多元化特点,实施分层次的。多元不等于紊乱,实际上,社会本身的复杂性和社会角色的多样化,注定了人们有不同类型

  同时针对认识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多元化特点,实施分层次的。多元不等于紊乱,实际上,社会本身的复杂性和社会角色的多样化,注定了人们有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价值观念,注定了人们表现出高下不齐的追求境界。由于社会角色的不同,人的需求有着极大的差异,有高尚纯粹、无私忘我的人,有公私兼顾的人,也有唯利是图、不择手段之人,有理想远大、胸怀祖国的人,也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之人。大学生的需求也一样有层次性,其多元化的价值观有不同层次之分。以往我们曾有过教训,把少数先进人物所追求的、能够达到的境界当做是人人应该达到的境界,但是“虽然借助于强大的政治控制和舆论强制,在一时表现出了某种表面的统一,一旦解除了政治强制,这些虚假的表象也就像肥皂泡一样地消失了”。有时甚至适得其反,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导致被教育者的反感。因此,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就更加需要契合时代特点和大学生本身的具体现实,要体现对不同类型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差异性和层次性要求,在价值观教育中必须打破“大一统”的目标模式,避免把多元与一元绝对对立,建立新的分层次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目标,建立合理的多层次的价值观念体系,逐步引导大学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价值观发展激发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重编大、中学政治课教材,明确定位,注意内容层次衔接,避免太多重复,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成长规律及知识的基础,在课程设置、理论深度和内容难度等方面,按照循序递进的原则通盘考虑。

  2.加强针对性,提高理论与现实的有机结合
  价值观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永恒主题,在实践中更好地引导和帮助新世纪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因此,价值观教育内容应当根据实践的变化和教育的需要而及时更新,加强针对性。比如,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所处的大背景主要就是全球化,在教育过程中就应当积极引导大学生思考全球性的价值问题,开展针对性的价值观教育。这些教育主要包括,针对自然方面的全球性问题进行自然价值观教育,目的是引导大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针对文化全球化现象,引导大学生区分、识别东西方价值文化,处理好民族文化冲突;针对社会方面的全球性问题,进行旨在培养学生的国际合作意识,并能正确认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国家利益关系的价值观教育;等等。当然,在培养和强化大学生价值观的全球性,使之具有正确的全球意识的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引导大学生从西方意识形态的全球化理论中识别出“西方化”的陷阱,在此基础上,引导大学生在全球化进程中形成科学的价值理念,摒弃媚俗的、低级的价值观。

  3.拓展全面性,使价值观教育与德育内容全面有机地结合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就概念而言,“价值观”本身就是从各种具体的价值观念抽象出来的。人们经过对于各种价值观念的积淀、筛选、浓缩和经验的反复证明,就产生了一种基本的立场和态度,形成了更加稳定的价值评价、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的倾向,这就是价值观。价值观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信念、信仰和理想。价值观一旦形成,反过来对人的价值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和走向有和统摄作用,成为具有支配性的思想基础。同时世界观、人生观都包含价值观,每一种世界观、人生观确立的同时就意味着确立起一种价值观。
  因此,高校价值观教育不应当也不可能脱离与大学生健康成长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必须将传授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成才观、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婚恋观、择业观、消费观、荣辱观等有机结合,而这些内容恰恰都包含在德育教学内容之中。尤其在当前,我们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的教育。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会见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对引导全社会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为我们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一个准绳。“八荣八耻”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
上一篇:关于大众化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教育质量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